波兰球预算金价格_波兰球商品
1.中国团体项目的金牌奖金是多少?
2.科学发明有哪些(只需名称)?
3.傅雷家书好段及赏析
4.去趟德国看世界杯开幕一共要花费多少钱?
5.海伦·托马斯是谁
6.美国《2004年度国防报告》包括哪几条具体内容是什么?
7.立陶宛是怎样的一个国家啊?
中国团体项目的金牌奖金是多少?
1、从年国家体委给予奥运金牌获得者6000元奖励以来,国家对于奥运金牌以及其他奖牌获得者的奖金数目就呈现水涨船高的局面
2、1988年汉城奥运会金牌奖金为1.5万
3、1992年巴塞罗那和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国家体委给金、银、铜牌运动员的奖金是:5万、3万和2万元。
4、2000年悉尼奥运会金牌的奖金就升到了8万。
5、2004年雅典奥运会是迄今为止奖金最高也是涨幅最大的一届,国家体育总局给奖金为金牌20万、银牌12万、铜牌8万,而且都免收个人所得税。
为了激励中国健儿在奥运会上披金戴银,为祖国赢得了巨大的荣誉同时,获得金牌或其他奖牌的运动员的奖励问题成了人们最关注的焦点。
奥运会的金牌争夺日益激烈,各个项目金牌的含金量也有着明显区别,以雅典奥运会为例,为了鼓励赛出成绩,在一些项目上赢得突破,单独设立了巨额奖励,比如田管中心从上届起就建立了金牌得主获得百万巨奖的制度,这次的奖金得主是刘翔和邢慧娜。此前未在奥运会上获得过一金的水上运动管理中心也设立了100万元巨奖,孟关良和杨文军为国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他俩每人领取100万元奖金。“金牌一响,黄金万两”,中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上获得金牌之际也是财源滚滚之时。
除了国家体育总局对获得奖牌的运动员有一定的奖励之外,其他的奖励可以分为两块:一是每名夺得奖牌的选手所属的地方体育局或政府也会拿出相应的奖金重奖奥运英雄。二是地方企业、私企老板对优秀运动员作出的奖金承诺。对于获奖运动员来说真是奖中有奖,惊喜不断。以湖北奥运冠军为例,湖北省对高崚、李婷颁发了奖金各为50万元,省体育局奖给两人各8万,武汉市妇联各奖励40万元。此外,雅典奥运会后,霍英东先生给金牌得主每人价值8万美元的金罐。
有些运动员在获得冠军的第二天就得到了地方政府或企业家的允诺,将得到住房和其他形式的奖励。比如,有山东私营企业家要送首金获得者杜丽一套别墅,而目前她已接受淄博一家公司的邀请,出任其体育用品的形象代言人。辽宁的两位老将王义夫和张宁,各自得到中华轿车一辆,其他获得房产的则有郭晶晶、杨景辉、唐功红等。不难看出,一些金牌运动员在上届奥运会后,各类奖金平均数已经早早超过百万之巨。
面对一年之后的2008奥运会,虽然目前国家还没有全面出台奖励办法,但是为了鼓励运动员多出成绩,国家体育总局肯定会继续推行重奖政策,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助理崔大林明确表示2008年奥运奖金不会低于雅典水平,除此之外国家还出台了奥运奖金免征个税的新政策,确保了奖金数额有增无减。网球管理中心为了鼓励在2008奥运上有所突破,就已经制定了球员奖金再升15%的政策。除此之外,2000悉尼奥运会后,社会上掀起重奖奥运冠军的风气将在2008奥运之后达到巅峰,仅仅算上各种奖金和实物奖励,2008奥运会上每一位奥运金牌得主获得的奖励估计将不会少于150万人民币。
科学发明有哪些(只需名称)?
有史前 原始人类 在狩猎及采集中积累了生物知识
公元前4世纪 亚里士多德 希腊 《动物志》等集动物知识大成
公元前4世纪 泰奥弗腊斯特 希腊 《植物学》集植物知识大成
公元前1世纪 普利纽司 罗马 《博物志》共37卷集生物知识大成
2世纪 盖伦 希腊 集解剖学及生理学知识大成
6世纪 贾思勰 中国 《全民要术》记载了生物品种变异
15世纪 达·芬奇 意大利 对于人体解剖的研究和写真
16世纪 李时珍 中国 《本草纲目》记载了药用动植物
1543年 维萨留司 荷兰 《关于人体的构造》奠定了近代解剖学的基础
1583 切萨皮诺 意大利 《关于植物》为植物分类打下基础
1590 詹森 荷兰 制成显微镜
1628 哈维 英国 《血液循环的原理》为近代生理学打下基础
18 赫尔孟德 荷兰 做柳树成长重量变化实验,发现水是植物的营养
1665 罗伯特·胡克 英国 观察软木切片,提出cell的概念
1678 列文·虎克 荷兰 观察到原生动物、细菌等活细胞
1735 林奈 瑞典 《自然系统》奠定现代分类基础
1749 布丰 法国 《博物志》开始出版
1779 英金浩斯 荷兰 在研究光合作用时发现只有在光存在下才生成氧
1804 索热尔 瑞士 确认光合作用以二氧化碳为原料
1809 拉马克 法国 《动物哲学》提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系统进化观点
1817 培莱太等 法国 提出叶绿素与光合作用有关
1838 施莱登 德国 提出植物体是由细胞组成的
1839 施旺 德国 提出动物体是由细胞组成的
1846 冯·莫耳 德国 把细胞的实体定名为“原生质”
1858 微耳 德国 提出“细胞来自细胞”的名言
1859 达尔文 英国 发表《物种起源》创立科学进化论
1863 巴斯德 法国 通过曲颈瓶实验,否定生物自然发生论
1865 孟德尔 奥地利 发表《植物杂交实验》,提出遗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1866 海克尔 德国 《普通形态学》提出生物重演律
1871 米歇尔 瑞士 提取核酸成功
1878 恩格斯 德国 提出“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形式”
1882 高木兼宽 日本 指出脚气是米所致
1885 魏斯曼 法国 提出种质连续论,否定获得性遗传
1898 高尔基 意大利 定名“高尔基”体
1898 巴恩茨 采用了“光合作用”的名称
1900 德弗里斯 荷兰 独立地再度发现孟德尔遗传定律
1900科伦斯 德国 独立地再度发现孟德尔遗传定律
1900 茨彻尔马克 奥地利 独立地再度发现孟德尔遗传定律
1901 德弗里斯 荷兰 提出突变论,主张生物进化骤变论
1901 巴甫洛夫 俄国 创立条件反射学说
1901 兰茨泰纳 美籍 奥地利 发现人类血型
1902 伯恩斯坦 德国 提出细胞膜电位理论
1903 斯塔林 贝利斯 英国 发现激素,誉为激素学的先驱
1904 哈登 英国 发现辅酶
1905 科洛特科夫 俄国 发明血压计
1906 费歇尔 德国 提出蛋白质多肽结构学说
1907 杨斯基 捷克 总结出血型和输血和关系
1909 立克次 美国 发现立克次体
1909 约翰逊 丹麦 提出基因概念;创立纯系学说
1912 霍普金斯 美国 提出维生素学说
1913 丰克 波兰 发现维生素B1 提取维生素A
1913 邻木 日本 发现维生素B1 提取维生素A
1913 戴维斯 美国 发现维生素B1 提取维生素A
1915 摩尔根 美国 提出染色体-遗传因子理论
1922 班丁 加拿大 发现胰岛素
1922 麦克劳德 英国 发现胰岛素
1923 哈斯 德国 发明实用的人工肾
1924 卡默德和介林 法国 发现卡介苗
1924 汤斯地区 南非 发现南方古猿化石
1926 萨姆纳 美国 证明酶是蛋白质
1926 瓦博格 德国 发现呼吸酶
1927 兰茨泰纳 奥地利 发现血液中的MN和P因子
1927 列文 英国 发现血液中的MN和P因子
1927 裴文中 中国 发现北京猿人化石
1927 缪勒 美国 发现X射线对基因会产生突变
1927 埃尔顿 英国 提出食物链理论
1928 摩尔根 美国 提出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1928 弗莱明 英国 发现青霉素
1928 费歇尔 德国 发明人造血红素
1928 格里菲 英国 发现核酸的遗传功能
1929 罗曼 德国 发现ATP(三磷酸腺苷)
1929 裴文中 中国 发现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
1929 达姆 丹麦 发现维生素K
1929 格里克 美国 发明无土栽培
1930 莱文 美籍 俄国 发现DNA和RNA
1930 尤勒 瑞典 发现前列腺素
1932 克雷布斯 英籍 德国 发现鸟氨酸循环
1932 伊万斯 美国 提取维生素E
1933 哈沃斯 英国 人工合成维生素C
1933 多马克 德国 发现磺胺药“百浪多息”
1934 莱文 美籍 俄国 发现核酸是由4种核苷酸组成
1934 西奥雷尔 瑞典 发现氧化酶的性质和作用
1935 坦斯莱 德国 提出生态系统概念
1935 吉伯恩 美国 发明人工心肺机
1936 奥巴林 苏联 《地球上的生命起源》出版
1936 格丁格 德国 提取维生素D
1937 克雷布斯 英籍 德国 发现柠檬酸循环
1938 黄昌贤 中国 发明无籽西瓜
40年代初 斯佩里 霍尔丹等 美国 英国 提出神经元化学亲和力学说 创立综合进化论 发现跳跃基因 发现活化石天然水杉 发现光合作用的希尔反应
40年代初 麦克林托克 美国 中国 提出神经元化学亲和力学说 创立综合进化论 发现跳跃基因 发现活化石天然水杉 发现光合作用的希尔反应
40年代初 中国地区 希尔 英国 提出神经元化学亲和力学说 创立综合进化论 发现跳跃基因 发现活化石天然水杉 发现光合作用的希尔反应
1940 加德纳 英国 发现核酸防老法
1941 兰茨泰纳等 美籍 奥地利 发现血液中存在Rh因子
1944 瓦克斯曼 美国 发现链霉素
1944 艾弗里 美国 发现DNA是基因的物质基础
1945 埃尔格 美国 人工合成叶酸
1946 比德尔和塔特姆 美国 提出一种基因一种酶学说
1948 肖波 美国 提取维生素B12
1948 贝塔朗菲 法国 建立系统论
1948 申农 美国 建立信息论
1948 维纳 美国 建立控制论
1950 秦 日本 发现丝裂霉素
1950 鲍林 美国 提出蛋白质α-螺旋体结构
1951 科恩 美国 发现生长因子
1951 蒙塔尔奇尼 意大利 发现生长因子
1951 麦克林托克 美国 发现移动性遗传成分
1952 李森科 苏联 提出植物分阶段发育理论
1952 莫雷尔和马丹 法国 发明活体外无性繁殖技术
1953 米勒 美国 生命合成模拟实验成功
1953 沃森 美国 发现DNA双螺旋结构
1953 克里克 英国 发现DNA双螺旋结构
1954 阿伦堡 法国 发现阿特拉猿人化石
1954 长野泰一 日本 发现干扰素
1954 平古斯和洛克 美国 发明妇女中服避孕药
1954 默尔 美国 成功进行第一例肾脏移植
1956 帕拉德 美国 发现核糖核蛋白体
1956 萨瑟兰 美国 发现激素作用机理
1957 考尔夫 美国 发明人工心脏
1957 阿元津哲 日本 发明人工心脏
1957 乔尔诺 法国 发明人造耳
1957 霍利 美国 发现转移RNA
1957 艾萨克斯 英国 分离出干扰素
1957 林登曼 德国 分离出干扰素
1958 多塞 法国 发现人体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
1958 中国地区 中国 发现针刺麻醉
1959 雅洛和伯森 美国 发明放射免疫分析法
1959 克里克 英国 提出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
60年代 美国 建立环境科学
1961 莫诺和雅可布 法国 提出操纵子学说
1963 中国 发现蓝田猿人化石
1963 陈中伟 中国 发明断指再植技术
1965 纽经义等 中国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1967 尼伦伯格 美国 破译遗传密码
1967 勃林特 美国 发明人工眼
1968 阿尔伯 瑞士 发现和使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1968 内森斯 美国 发现和使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1968 史密斯 美国 发现和使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1969 克里克 英国 提出遗传密码表
1969 普里高津 比利时 建立耗散结构理论
1969 埃德尔曼 美国 确定抗体分子结构
1970初 巴尔蒂摩 特敏 美国 发现逆转录酶
1970 李卓皓 美籍 华人 合成含188个氨基酸的人生长激素
1971 阿伯奇特 美国 提出生态农业概念
1972 托姆 法国 建立突变论
1972 伯格 美国 实现两不同质粒的DNA体外重组
1973 科恩 美国 开创基因工程
1973 贝克 美国 实现器官再生
1973 詹金斯 英国 发明人造韧带
1975 科勒 米尔斯坦 德国 英国 创立单克隆抗体技术
1976 巴鲁 法国 发明男性口服避孕药
1976 文 英国 发现前列腺素
1977 哈肯 德国 建立协同论
1977 博耶 美国 发明基因工程技术
1978 斯特培托 英国 发明技术
1978 爱德华兹 英国 发明技术
1979 爱德华 美国 发明人造骨
1979 内藤良一 日本 发明人造血液
1981 美国 发现艾滋病病毒
1981 默克、夏皮、多尔米 美国 研制出乙肝疫苗
1981 泮兹 美国 发明电子人工喉
1982 奥尔特曼 切赫 加拿大 美国 发现RNA的催化作用
1982 华盛顿大学等 美国 发明转基因动物技术
山本茂 日本 发现植物血型
1985 保尔马克斯 美国 发现细胞分化剂HMBA
1986 英国 发明试管猪技术
1988 戈登 美国 发明血液净化法
1988 美国 开始测定人类基因组
1990 富士通公司 日本 发明神经计算机
1991 美国 进行“生物圈2号”实验
1995 美国 提出研制生物计算机
1997 威尔穆特 英国 发明体细胞克隆技术,多莉羊降生
1998 美国 发明生物芯片
1999 俄罗斯 成功研制通用流感疫苗
2001 山东莱阳 中国 我国首例和第二例体细胞克隆牛在莱阳农学院降生
2003 山东莱阳 中国 我国首例健康成活体细胞克隆牛的自体繁殖后代在莱阳农学院降生
2003 威尔穆特 英国 6岁的“多莉”安乐死
2003 美英法德日中 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成功
2004 中国科学家 中国 家蚕基因组图谱绘制完成
2004 中国科学家 中国 鸡基因组框架图和家鸡基因组遗传差异图绘制完成
傅雷家书好段及赏析
傅雷家书好段及赏析:
1、只有傻瓜才自己碰了钉子方始回头;聪明人看见别人吃亏就学了乖。
赏析:傻瓜与聪明人的区别就是,聪明人可以从别人的经历和故事中学会总结,从而让自己少走弯路和做出错误的决定,而傻瓜则没有这样悟性。
2、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其所能,无愧于心。
赏析: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就是说我们只要努力过,竭尽所能的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不论结果如何,都不要太过介怀,无愧于心即可。
3、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
赏析:傅雷夫妇告诉傅聪,人的胸怀往往和阅历有关,例如同情心,在普通人的心里并没有深刻的感触,但对于有阅历经历深刻痛苦的人来说,就会感同身受,也就更加有怜悯之心了。
4、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
赏析:这句话堪称至理名言,很多人在获得胜利之后,时常就会放松警惕,从而犯下重大的错误,导致了无可挽回的结果,越是胜利的时刻,越是要警惕和自省。
5、母性的伟大不在于理智,而在于那种直觉的感情。
赏析:我们经常赞美母爱的伟大,那么母爱到底为什么伟大呢?相信很多人都会说无私两个字,虽然没错,但真正伟大的地方在于母爱是一种直觉,而不是出于理智的思索,是出于一种本能反应。
6、孩子,可怕的敌人不一定是面目狰狞的,和颜悦色、满腔热血的友情,有时也会耽误你许多宝贵的时间。
赏析:在傅雷家书中,这句话给了我很深刻的感悟,在我们的人生中,会遇到很多敌人,我们往往将敌人的定义过于狭隘,一些事情花费了我们很多时间,这些事情也是我们的敌人,例如友情,我们交了很多朋友,但真正有质量的又有几个呢?这样的敌人是不容易引起警觉的,需要我们自己领悟和识别。
7、既然生活在金钱世界中,就不能不好好地控制金钱,才不致为金钱所奴役。
赏析:我非常赞同傅雷夫妇的这个观点,有很多人被冠以财奴的帽子,但实际上,在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金钱,你的人生和生活都需要这种货物交换介质,金钱也可以让我们生活的更好。因此我们需要学会理财和控制好金钱,让其为我们服务,但不能被其奴役。
8、理直也不要气壮,得理也要饶人。
赏析:俗话说,得饶人处且饶人,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挫折和苦难,因此我们应该怀着一颗博大的胸怀和宽容之心,做一个有胸怀的人。
9、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的;即使人家一时不了解,日后仍会了解的。
赏析:傅雷告诉儿子,做人需要真诚,这是与人交往的基础,我非常赞同,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如此,如果要交到一些真正的朋友,必须是相互真诚的,而且真诚的心迟早会被人们所了解和感受到。
10、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不经劫难磨炼的超脱是轻佻的,逃避现实的明哲是卑怯的;中庸,苟且,小智小慧,是我们的致命伤。
赏析:我非常喜欢傅雷家书里的这句话,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情商很高,但实际上,他们不过是从中庸之道中继承了一部分思想罢了,小智小慧而已,他们的舍弃、超脱、明哲保身,不过是虚伪的代表名词,经不起时间和道德的检验,而这些是我们的致命伤。
扩展资料:
1.《傅雷家书》是2018年译林出版社重新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傅雷、朱梅馥、傅聪,编者是傅敏。《傅雷家书》最早出版于1981年,《傅雷家书》的出版是当时轰动性的文化事件,三十多年来一直畅销不衰。它是傅雷夫妇在1954年到1966年5月期间写给傅聪和儿媳弥拉的家信,由次子傅敏编辑而成。
2.这些家书开始于1954年傅聪离家留学波兰,终结至1966年傅雷夫妇“文革”中不堪凌辱,双双自尽。十二年通信数百封,贯穿着傅聪出国学习、演奏成名到结婚生子的成长经历,也映照着傅雷的翻译工作、朋友交往以及傅雷一家的命运起伏。傅雷夫妇非常细心,儿子的信都妥善收藏,重点内容则分类抄录成册。
参考资料:
去趟德国看世界杯开幕一共要花费多少钱?
为球迷算帐:德国看世界杯究竟要花多少钱?
闻名遐迩的德国大诗人歌德当年咏叹过,“没有什么能使你着迷,你飞来,停留在一个魅惑下面……”几百年后,06年德国世界杯应该把他们老祖先的这句话作为宣传语,在当今世界,能够让亿万人着迷而且疯狂的只有世界杯这样的超级魅惑。
世界杯是属于全世界的,即使我们没有进入,世界杯的巨大诱惑仍然深深吸引着球迷们。只不过,相比起四年前到日韩看世界杯,明年要想去德国看球,困难大了很多,特别是我们重庆球迷,如果想实现看世界杯的梦想,更需付出相当大的代价。本报记者利用这次世界杯抽签德国之行的采访和前站打探,得出一句对那些矢志看德国世界杯的球迷最中肯的建议,从现在开始,就得勒紧裤带,攒钱了。
06德国金元铺道
特别提示
相比早已被抱怨沾染“铜臭”的奥运会
,世界杯的商业化程度更早,更广泛,丝毫不亚于冯小刚《大腕》中的夸张情节,每个毛孔都跟钱有关。对于世界杯来说,他们的收益无非是从几个主要方面来,赞助商的高额赞助费、转播、球票,而对于德国而言,最大的收益是亿万各国球迷涌进他们国家从而带给他们的旅游、交通、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收入。
德国方面希望通过世界杯来刺激本国疲软的旅游、航空等行业是不争的事实,他们显然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人明年到德国,给他们带来滚滚财源。就拿这次抽签来说,由于组委会给本报记者的邀请信迟迟才到,之前等不及的记者提前到德国驻华大使馆签证,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大使馆连邀请信都没要就爽快地发给了记者签证,和以前到欧洲国家申请签证的种种繁琐而又苛刻的各种手续、条件相比,德国人的“热情”让记者感受至深。而且到德国后更是细致的了解到,这次组委会确认的记者报名范围很广,国内一家专业报驻德国的两位记者的申请倒被拒绝了,无法接受的他们去抗议但无效后才明白,德国组委会是想尽量地让他国记者来采访,从而能刺激他们的交通业。同样的,本报记者这次拿到了抽签组委会派出的仅有的给中国记者的五张抽签仪式现场票,甚至国内某家专业报都没拿到,组委会人士还一再表示,欢迎像本报这样的地方媒体明年还能来德国采访。他们的用意真可谓是一目了然。
不仅如此,这次本报记者到莱比锡采访,最深刻的感触就是怎一个“涨”字了得。仅仅是一个抽签仪式,仅仅是来了两千多记者和一千多官员和代表,小小的莱比锡就开始坐地起价。像火车站旁边的酒店,住宿价格就翻了几番,一般抽签前只需要70欧左右的四星级酒店,抽签前两天就疯涨到了150欧左右。像本报记者所住的一家三星酒店,还不是在市中心,抽签几天的价格也涨到了98欧,而此前他们的价格不过就60欧左右。上网费更是惊人,每天得花25欧。
记者点评莱比锡仅仅是个缩影,对于半年后的世界杯而言,12个比赛场地所在城市至少会涌进十万以上的各国球迷,到时候衣食住行物价飞涨的程度,记者现在想都不敢想,绝对是令人咋舌的。
重庆球迷看世界杯不易
特别提示
德国已经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球迷敞开了大门,但我们重庆球迷如果想在明年六月去德国现场看比赛,并不是说起来那么容易的。
相比韩日世界杯,这次德国组委会已经明确表示,球票不会流到旅行社手里。但相信不少国内包括重庆的旅行社已经把世界杯作为了他们的收入增长点,肯定也会想方设法搞票的。不过不管怎么样,选择跟随旅行社到德国是一条不错的捷径,方便而且省事,只不过花费肯定就得大点。记者询问了几家重庆旅行社负责人,他们都表示关于明年的世界杯计划都还没有出台,不过相信在德国届时物价飞涨的情况下,他们的收费肯定不菲。
选择自助游是省钱但肯定费事的选择,首先,你得拿到德国方面的邀请函,保证你能够顺利签证。不过目前有消息称,只要能够申请到世界杯球票的,德国大使馆很可能届时会给予签证,毕竟中德关系一向不错,而且德国也希望中国人能带给他们丰厚的旅游收入。
当然,自助游最关键的就是,必须搞定球票。来自德国组委会的消息,明年世界杯的球票销售工作第三阶段已经在网上展开。根据组委会此次门票销售工作的安排,2005年2月1日到3月31日,这段时间是世界杯门票销售的第一阶段,期间将会有81.2万张门票被出售,另四个购票阶段将分别是2005年5月1日至11月15日、2005年12月1日至2006年1月15日、2006年2月1日至4月15日、2006年5月1日至7月9日。2006年1月15日之后,剩余的30万张门票也会被陆续卖出。根据德国世界杯组委会的规定,一名球迷最多可以买到28张门票,而且是以每场最多4张,最多7场比赛的形式。
记者点评明年想到现场看世界杯的重庆球迷,是选择跟随旅行社,还是自助游去德国看球,你得看好啦!
世界杯球票“僧多粥少”
特别提示
在了解了组委会售票的时间后,想购票的球迷得抓紧了,因为球票申请已经过了两个销售阶段,剩余的票也不多了。相对于韩日世界杯高昂的票价,这次世界杯的票价定得不算高。单票可分为四种等级,价格由35欧元到100欧元不等。不过若论到扣人心弦的决赛,定价标准又该另当别论了。最便宜的决赛票价也要被热卖到120欧元,贵宾席600欧元的标价更是非一般观众所能问津。
对于售票途径,像中国这样没有主队的国家球迷只能通过网上订票方式。因特网简化了订票手续。您只需进入网址www.FIFAworldcup.com便可即时网上订票。如果要走邮寄路线,也可事先从主页上下载订票单,或者寄信到以下地址索取表格:2006FIFAWorldCupTicketingCenter(FWCTC),60583FrankfurtamMain。
当然,不是订了票就能买到票的。毕竟明年世界杯总共340万张球票中,能真正到球迷手中的可能只有有限的110万张左右,剩下的绝大多数流到了赞助商,VIP和各个国家足协手中。21个赞助商将得到55万张球票,每个赞助商最多拿到25000张,而这些球票也绝大多数被赞助商拿到用于公关,成为市场营销手段的一种。显然,110万张票对于亿万的申请者来说是僧多粥少,尤其这次德国邻近的几个像意大利、荷兰、捷克、波兰等国都进入了世界杯。在这次抽签结束后,意大利方面更是宣布,他们届时将有100万球迷到德国,这里也是他们的主场,再加上球迷更狂热的英国、巴西、阿根廷,相信得到球票是件难事。按照组委会的说法,订票者能否称心如意地抢得球票多少要凭运气了,因为有限的票券并不是按照订票的早晚来进行分配的。2005年4月15日,由公证处监督的派发程序将决定谁是幸运者。随后,被抽到的竞买者将获得书面通知。
记者点评除了网上申请球票,组委会还采用了申请回流票的方式帮助球迷获得球票。世界杯组委会有条件地发售从各国足协、赞助商及其他团体回流的球票。不过这个方式对中国球迷来说不适用,首先是得缴纳5欧元的手续费,而且不管你能否拿到票,这个钱是不会退的。还有就是回流票是否能得到很可能在比赛前几天才能有结果,对于需要签证和千里迢迢奔波的中国球迷来说,显然是不实际的事。
看球花费先算账
特别提示
如果能够拿到球票,并顺利拿到去德国的签证,那么球迷还得预算一下到德国看球的花费。粗略算来,以看三场球一周计算,经济型花费在三万元人民币左右。
数据表示
15000元交通费用(往返德国机票7000元、德国城市交通8000元)+3000元住宿费(一个星期时间)+1500元食用费(一个星期时间)+10500元(球票、签证费、旅游费、其他不可预知费用)=30000元
首先是交通费用。对于重庆球迷来说,选择去德国只能从北京或者上海出境。一般来说,国内一段机票的价格在两千元左右,中国到德国只有直飞法兰克福的航班,一般时期经济舱往返机票价在七千左右。但到世界杯时期,很有可能机票会上涨,不过涨幅也不会太大。法兰克福处于德国的中央位置,届时去各个赛场可选择便利的铁路交通。纽伦堡、慕尼黑以及法兰克福、多特蒙德等几个赛场的小组赛应该是最有吸引力的,包括阿根廷、荷兰、巴西、英格兰等强队都会在这里比赛。德国的铁路交通很发达,但票价却不便宜,一般乘坐的ICE(城际快车)的价格都不菲,柏林算最远的地方,单面价格在98欧(980元人民币)左右,最近的斯图加特,也差不多要四百多人民币单面。所以交通方面可能是看球的最大支出,保守估计得花上一万五千元人民币左右。
海伦·托马斯是谁
海伦·托马斯
海伦·托马斯(1920年一2013年7月20日),是白宫记者团资格最老的成员,她从1961年开始担任美联社驻白宫记者起,一共向10任美国总统提过问,而且以问题尖锐著称。这位美国新闻界的大姐大保持着美国新闻史上很多项纪录。她是美国国家新闻协会的第一个女官员,白宫记者协会第一个女会员和第一任女会长,美国名流俱乐部第一个女会员,1972年作为惟一的女记者还随尼克松总统访问过中国。2013年7月20日早晨在华盛顿的家中去世,享年92岁。
中文名:海伦·托马斯
外文名:HelenThomas
国籍:美国
出生地:美国肯塔基州
出生日期:1920年
逝世日期:2013年7月20日
职业:记者
毕业院校:韦恩州立大学
信仰:希腊正教会
主要成就:白宫记者团资格最老的成员
代表作品:《民主的看门狗?华盛顿记者团的衰落和它如何失信于民》
祖籍:黎巴嫩
人物经历
海伦·托马斯1920年出生于美国肯塔基州,1920年,海伦·托马斯出生在肯塔基州一个黎巴嫩移民家庭,父母居住在,是不识英文的黎巴嫩移民。是9个孩子中的老八。虽然父母都大字不识,小海伦却对文字有特殊的感情。她11岁时就宣布,长大后要当记者。
海伦·托马斯成长于底特律,就读于韦恩州立大学英文学系,并且于1942年获得学士学位。23岁的她毕业以后,借口探望堂姐留在了政治中心华盛顿。
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华盛顿每日新闻》报社打杂。后来海伦通过努力总算当上一名记者,但她还没来得及庆祝,就赶上《华盛顿每日新闻》裁员——海伦被解雇了。
1943年,海伦加入美联社。
1956年,海伦成为合众社报道联邦机构的记者。
1961年,肯尼迪当选总统后,40岁的她成为白宫记者团的第一个女记者,10年后,她成为首席记者,后来又成了记者团的团长
于1974年成为合众社驻白宫记者站站长。
2000年,她从合众社辞职,成为赫斯特报业集团的一名专栏作家。
2010年,她因“犹太定居者应该滚出巴勒斯坦",回到波兰、德国、美国和其他地方”的言论被迫辞职。
2013年7月20日早晨在华盛顿的家中去世,享年92岁。
记者生涯
质问总统
海伦·托马斯质问了10任美国总统,从肯尼迪到小布什。40多年来,美国人总能从总统记者招待会的现场直播中,看到她从前排站起来,盯着总统的眼睛发问。当这个女人走近时,总统们就会发抖。事实上,从2000年小布什上台时,海伦·托马斯已经结束了她的白宫记者生涯,而成了赫斯特报系的专栏作家。她在2002年的一篇专栏文章中,毫不留情地把小布什形容为“皇帝总统”。她也从不讳言“小布什是美国有史以来最糟糕的总统”,并把他称为“谎言家”。
尽管海伦依旧参加总统的记者招待会,但她已被排除在提问名单之外。直到美国当地时间2006年3月21日,这位以拷问总统闻名的老牌记者,终于第一次得到了向现任总统发问的机会。“我的问题是,你为什么那么想开战?从你踏进白宫的那刻开始真正的原因是什么?你说过不是因为石油,也不是因为以色列或其他,那么到底是因为什么?”海伦·托马斯单刀直入问道。“我并不想开战,想当然地认定我想开战,恰恰是错误的,海伦——”小布什回应。海伦打断了总统的话:“所有的一切——”。总统赶紧插话:“打断一下,打断一下,没有总统想要战争(大段的解释)这就是为什么我要在伊拉克——请让我说完——”“他们并没有对你和我们国家干什么呀。”海伦反驳。“对不起,请让我说完,让我说完。他们干了!(阿富汗)塔利班为基地组织提供安全避难所,基地组织就是在那儿接受训练——”。“可我说的是伊拉克——”海伦又一次不客气地打断了总统。这个女人就是这样在白宫新闻发布厅里向一届又一届美国总统发难。“不用怀疑,40多年来,当这个女人走近时,总统们就会发抖。她有刀子似的舌头和利剑般的智慧。”《华盛顿邮报》这样评价“新闻界第一夫人”。
在海伦·托马斯看来,向总统发问是她作为记者应有的权利。在自传《白宫前沿》中,她写道:“只有在民主制度下,记者才被允许质问他们的***。因为我们没有英国式的议会制度,督促政府官员向人民负责,解释他们的所作所为和政策,这份职责落到了记者肩头。”在她的新书《民主的看门狗?》中,她写道,“多年来,我总有机会质问这个国家最有权力的公仆——美国总统。我承认,对这个职位我抱有敬畏,可并不是对占据这一职位的那个人”,因为,“我们的职责不是去敬仰一个***多么德高望重,而是不时地把他们搁到聚光灯下,看看他们是否有负民众信赖。”
玩转白宫
1972年,白宫记者结缘中国。尼克松总统1972年访问中国时,托马斯是随行记者中惟一的女性。
在白宫畅通无阻的托马斯,在中国却体会了真正的严格。当时的中方警卫人员回忆,访问过程中,尼克松兴致勃勃地登上高高的长城烽火台,意犹未尽的尼克松即兴对记者们讲了一番话。他联系中美两国关系,说了一些含有政治寓意的话。尼克松刚讲完,这群记者们就推选托马斯代表大家以最快速度发出这篇报道。她随即请求中国外交部新闻司的陪同人员,想办法找到一部电话,以便把报道转发出去。可是当时的八达岭游览区内,什么通讯设施也没有。托马斯有点着急。外交部的陪同人员又立即带她驱车赶往定陵,找到了十三陵管理处的负责人。在负责人那里,他们发现一部电话,可这部电话被安全保卫人员牢牢地看管起来了。陪同人员和托马斯拉着十三陵的负责人,一同走向有电话的房间。他们刚一靠近,就被一名便衣警卫拦住,说这部电话只能由安全警卫部门使用,别人一概不许使用。外交部的陪同人员向警卫说明情况,一再强调这篇报道如何重要,只需短短的通话就能解决问题。但那名警卫坚决不答应,说这是死命令。托马斯见交涉不成,越来越着急。恰好这时,他们在附近碰到了安全领导小组的负责人之一杨德中。外交部的陪同感到有“救星”了,即向他报告了情况。杨德中表示可以帮忙,亲自找那名警卫说情。孰料他说话并没起作用,因为他身着便衣。命令是警卫的直接上级下达的,即使是上级的上级,不认识也丝毫没有通融余地。眼看着电话就是不让打,托马斯真的急了,冲着外交部的陪同嚷嚷起来。陪同不能以急对急,只得劝她再耐心等等。又过了一会儿,警卫的直接上级来了。经过说明,他同意托马斯使用那部电话。尼克松在长城谈话的报道终于发出了。托马斯长期的工作为她赢来了很多荣誉。
克林顿1998年以她的名义设立“海伦·托马斯终身成就奖”,并在那年把第一届成就奖颁予她。她致辞时说:“人们只会凭你的最新一篇报道来评价你。”
2010年8月4日,美国总统四日意外现身白宫西侧新闻发布厅,与传奇记者海伦·托马斯同庆生日。
当日迎来四十八岁生日,而海伦八月五日即年届八十九。端着一碟布丁蛋糕,领着发布厅里的记者们唱起“生日快乐”歌。海伦在歌声中许了生日愿望,并吹灭了插在蛋糕上的蜡烛。
透露,海伦的生日愿望是世界和平、无歧视,以及美国医疗改革获得成功。
海伦的愿望正合总统心意。频频在各地演讲,希望政府推行的医疗改革计划能够获得民众支持。
答辩记者
叙利亚(黎巴嫩)移民托马斯家9个孩子中的老七,在22岁大学毕业后决定,除了这个国家的政治心脏华盛顿外,哪儿都不去。她借口探望堂姐留在了华盛顿。1960年,肯尼迪当选总统。40岁的海伦调入合众社白宫记者站,开始了她一生的事业——白宫报道。此前,白宫女记者不允许参加白宫的记者招待会。一次,海伦向肯尼迪抗议:“如果我们不能参加,你也不应该参加。”肯尼迪表示同意。女记者们从此闯进了男记者的领地。肯尼迪总统说,海伦会是个“好姑娘”,“如果她扔掉手里的笔和采访本的话”。许多年里,海伦总是第一个或第二个向总统发问的白宫记者。1975年,她被推选为白宫记者团团长。如果没有“胖子”普莱斯,也许就不会有被朋友们开玩笑称为“总统折磨者”的海伦·托马斯。
1896年,《华盛顿星报》这位记者被他的编辑安排了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前往白宫,挖掘新闻。编辑明知当时的总统克里夫兰非常讨厌记者,想借此排挤掉“胖子”。“胖子”当然采访不到总统,但他老是守在白宫外,询问每一个从白宫中走出来、与总统交谈过的人士,藉此竟然搞到许多独家内幕新闻。到了1900年,大批记者被派往白宫的门口或周围街道上游荡,总统麦金利便任命一名助手每天向这些记者发布一次新闻简报。等到西奥多·罗斯福就任总统时,一个阴雨的日子,他看到一群记者像落汤鸡一样挤在白宫外的树下,便请他们到白宫避雨。从此,记者们就再也请不出去了。
西奥多·罗斯福将他书房隔壁的一间休息室划作记者室,不久国会拨款在白宫修建了记者办公室。正是在这间办公室,海伦·托马斯开始了她的白宫报道生涯。“我驻守白宫报道白宫的时间比任何一个记者都长。”海伦说。“只有当他面对新闻媒体,总统才不得不对民众作出解释,没有其他公开场合可以就当天的议题向总统发难。”每次当她第一个站起来提问时,总会看到总统们不同的肢体语言:“卡特的畏缩”、“里根的低头”以及老布什的“哦不!不要海伦!”站到白宫新闻发布厅的讲台上时,肯尼迪可能已经让助手们“事先帮他预测好了90%的记者提问”;尼克松已经浏览过各种文件摘要,“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卡特手边也许已经备好了所有的事实和数据;里根则可能“紧张得像参加论文答辩一样”,即使在戴维营休假也不忘“临阵磨枪”。每次参加黄金时间现场直播的记者招待会,这位白宫记者团团长就戴上两只手表,以便把时间准确地控制在30分钟。时间一到,她就站起来说:“谢谢你,总统先生。”一次,里根在记者招待会上遭遇到尖锐问题的“轰炸”,闪烁其词地应对了25分钟后,汗津津地扫了一眼海伦,眼神似乎在问:“可以结束了吗?”海伦对了对表,然后摇摇头。“短短5分钟里,总统竟然受制于我。”海伦说。“白宫新闻发布厅有时也会像法庭”。比如水门事件中的尼克松;伊朗人质危机中的卡特;“伊朗门”中的里根;还有性丑闻中的克林顿。“就像一个证人同时被来自60个不友善的检察官的质问狂轰滥炸”。白宫新闻发言人马林·菲兹沃特曾说:“没有人了解每天要面对记者回答世界上各种问题的那种恐怖。”
成功之路
作为一名通讯社记者和报纸专栏作家,海伦曾参加过十位美国总统的新闻发布会,并以尖锐的提问著称。总统在一份声明中称:“海伦是一名真正的先锋。她参加了自肯尼迪总统以来历任总统的新闻发布会,一直让美国总统们疲于应对。”
海伦·托马斯认为权力会试图管理新闻,但它们并不总能成功。“我根本不信会有一个政府不想管理、掌控,或说策划新闻。白宫总是想把总统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这再自然不过,任何一个政府都希望记者把它发布的新闻当做福音,不加任何质疑。”不过,“政府可以宣传它的立场,而记者的职责是发掘真相。”在新书中,海伦写道。白宫有时会用取消某些优待权来要挟记者,比如取消记者乘坐总统专机随总统出行的权利。有时白宫还会向记者的老板或上司告状。不过优秀的老板或上司一般非常礼貌地听完,然后核对事实,如果记者没有出错,便会站在记者一边。
林登·约翰逊总统经常会让他的新闻发言人,打电话到报社抱怨他不喜欢的报道,因为“至少可以让这些杂种知道我对他们的看法”。海伦也记不清多少次听到这位总统抱怨:“你们都有宪法第一修正案(赋予的权利),好像它是对付总统的专用武器似的。”也有时,白宫只向记者告知部分事实,或者故意泄漏一些利好消息,要么干脆不准职员向媒体透露一点消息。当然,白宫还可以决定什么时候召开或不召开新闻发布会。约翰逊在黄金时段的新闻发布会上一般只宣布好消息,“埋葬”坏消息。
海伦报道过的每一位总统都曾试图“管理新闻”:肯尼迪曾故意制造“好新闻”;约翰逊对写了尖锐报道的记者采取冷落态度;而尼克松政府甚至会偷听那些“刺儿头”记者的电话;至于里根,一个非常著名的姿势,就是用手拢住耳朵,假装听不见记者提问;老布什在海湾战争中,要求有关战争的报道都要经五角大楼过滤。“权力会试图管理新闻,但它们并不总能成功。”海伦在新书中写道。因为,总有人会“泄漏消息”。事实上,她报道过的每一位总统,都或多或少地被爆出的丑闻所纠缠。海伦认为,“水门事件可能是最好的明证,说明记者们的反新闻管理是有效的。”《华盛顿邮报》两名记者持续不断的揭露报道,最终导致尼克松下台。
个人宗旨
海伦·托马斯的个人宗旨是让人民了解事实,国家就会安全。在海伦看来,上述所有总统中,小布什政府对新闻的管理无疑是最严厉的。这位总统与她报道过的其他8位总统最大的不同是,“将新闻管理变成了彻底的政府宣传”。她批评小布什的新闻发言人,简直就是“只知鹦鹉学舌的机器人”。“即使明知是胡说八道,也不敢有一丝偏离”,总是照本宣科,无论记者提什么问题,他“永远在同一页讲稿上打转”。这位86岁的老记者,凭着她60多年的从业经验,在书中大声质问:“没有畏惧、不带好恶去寻找真相,美国的新闻人已经忘了吗?”最后,她引用林肯的名言:“让人民了解事实,国家就会安全。”
作为美国最知名的新闻记者之一,身材矮小、眼睛黑亮、嗓音沙哑的海伦多年来一直坚持参加总统新闻发布会,并坐在前排,总是第一个或第二个发问。她抛出的问题经常让美国总统焦虑不安。她曾问尼克松,结束越南战争的神秘计划是什么?她也曾追问里根,美国有何权力于1983年入侵格林纳达?当老布什在苏联解体后宣布美国国防预算不变后,她立即问道:“谁是我们的敌人?”海伦在批评政府时也没有丝毫犹豫,即便在2009年8月4日与她共度生日。她也对媒体说,即便是尼克松,也没像这样试图控制媒体。海伦曾说:“我们是这社会上唯一可以定期考问总统并让其担负职责的机构。否则,他就与国王无异。”
隐退生活
高功隐退
海伦·托马斯“我怀念那个时代。”这位老人说。那时,记者们可以近距离接触到总统及其家人,与总统和白宫官员展开真正的交谈。记者们会被约翰逊总统邀请到白宫楼上的家庭生活区共进午餐,或者与他一起到牧场骑马。海伦可以一边被蚊虫叮咬,一边观看卡特总统与记者们打垒球。记者们还能在白宫碰到肯尼迪3岁的女儿卡萝琳,问她:“你爸爸在哪儿?”卡萝琳回答:“他正光着脚丫在楼上发呆。”“在那些日子里,我们如此接近一位活生生的总统,看着他的一举一动。”海伦写道。
她跟以前的白宫记者们说起来,大家都感叹,再也回不到从前的那些岁月了:杜鲁门总统在晨曦中散步,一群记者和摄影师如影随行。总统和第一夫人们,“并非心甘情愿地忍受”这群被肯尼迪称为“轰轰作响的兽群”的记者团,但最终都不得不习惯他们的“贴身监视”,并对他们“容忍有加”。不像“总统越来越难以接近”,尤其是“911”之后,记者们常常被用绳子远远地拦着。“再也没有像原先那样追着总统跑,把一个个问题扔过去”的情景了。海伦曾向那些总统扔过去的无数尖锐问题,“几乎都得到了总统们的谅解”。
在1995年,“新闻界第一夫人”75岁生日这天,当政的克林顿总统送给她的生日礼物是,为时15分钟的独家专访。克林顿亲自捧起生日蛋糕,让这位拷问过他无数次的女记者吹生日蜡烛。海伦吹了两口气,克林顿帮她吹了第三口气,合力把蜡烛吹灭。这位总统还举起海伦的录音机,对准她,开玩笑地对她进行了反采访:“托马斯**,这么多年来,你听着这么多位总统闪烁其词,语焉不详你是怎么忍下来的?”白宫里另一次“反串”记者角色的是第一夫人帕特·尼克松。当51岁的海伦终于摘下“嫁给工作的女人”这一外号,与65岁的美联社驻白宫记者道格·康奈尔订婚后,帕特抢先向记者团宣布了这一消息。第一夫人笑得合不拢嘴,说:“我终于抢在海伦之前发布了独家新闻。”1998年,白宫记者团设立了海伦·托马斯终身成就奖,海伦成了第一位获奖者。
2000年5月,海伦从合众国际社辞职,结束了40年的白宫记者生涯。海伦蓦然感到了惆怅:伙同其他白宫记者对站在讲台上的人“群起而攻之”的岁月,一去不复返了。如今白宫新闻发布厅里的这些记者,再也不是以前那帮记者了。
宣布退休
2010年6月7日美国最资深白宫记者海伦·托马斯宣布退休,并立即生效。
89岁的海伦·托马斯从1960年开始担任美联社驻白宫记者,一共向10任美国总统提过问,而且以问题尖锐著称。尽管高龄,但她一直坚持出席每日白宫记者吹风会。
海伦·托马斯曾就中东局势发表了犹太人“应从巴勒斯坦滚出去”的言论,并因此引起争议。在此背景下,年近90的海伦·托马斯宣布退休。
高龄辞世
2013年7月20日,曾经报道美国总统新闻消息将近50年的前驻白宫记者海伦·托马斯20日早晨在华盛顿的家中去世,享年92岁。
人物轶事
“折磨”美国总统的女人
作为女性新闻工作者,她以过人的执着、勇气、正直和激情赢得了尊崇,也招致了毁谤。
2013年7月19日早晨,海伦·托马斯在她位于华盛顿的家中辞世,这一天距她93岁生日只有16天。美国总统当天发表声明,称赞海伦·托马斯为多少代女性记者打开了机遇之门,打破了阻挡在她们面前的障碍,同时让包括他在内的多位美国总统均不敢懈怠。
海伦不凡的一生已成为一座令人可望而不可即的高峰。她是白宫第一位来自通讯社的首席女记者,是曾禁止女性加入的美国全国记者协会第一位女官员。作为女性新闻工作者,海伦以过人的执着、勇气、正直和激情诠释了职业良知。她赢得了尊重甚至崇拜,也招致了愤怒与毁谤。人们对于她一生中最大的亮点几无争议:在超过半个世纪的职业生涯中,她曾当面向从肯尼迪到在内的所有十位美国总统直率发问。
打破禁区屡创第一
海伦1920年8月4日生于肯塔基州的温切斯特,成长于底特律,在家中9个孩子中排行第七。她的父亲乔治·托马斯是个文盲,但一直鼓励自己的孩子上学读书。1942年,海伦从底特律韦恩州立大学英语专业毕业后,便到华盛顿寻找工作。她曾找了一个服务员工作,但没干多久。“我不大会笑,”多年后她回忆说。
此后,海伦在《华盛顿每日新闻报》做文书工作,职责不过是为编辑取咖啡和炸面包圈。不久后的1943年,她开始为合众社广播频道撰写新闻。
当时女性记者多为撰写社会新闻和家居事务,而报道战争、政治、犯罪等“硬新闻”的人多为男性。海伦打破了这一成见,至上世纪50年代中期,她已开始在美国联邦政府部门进行采访报道。她全程报道了肯尼迪竞选总统。肯尼迪当选后,她成为合众国际社常驻白宫记者,白宫吹风室内从此出现了第一位女性,而此前女记者不允许参加白宫的记者招待会。此后,海伦创造了第一位白宫记者团团长等多个“第一”。1972年,当尼克松对中国进行“破冰之旅”时,她是随行记者中惟一的女性文字记者。1998年,白宫记者团以海伦的名字设立了海伦·托马斯终身成就奖,海伦成为第一位获奖者。
2000年5月16日,海伦从合众国际社辞职。两周之后,她被《赫斯特报》雇用,撰写每周两次的专栏文章。
尖锐发问毫不留情
不久前,我曾再次来到白宫吹风室。在第一排中间位置的座椅下方,我看到一个灰色金属标志牌,上面标着“海伦·托马斯”。海伦就曾坐在这里在每次总统吹风会时首先提出问题,最后标志性地为吹风会说上一句结束语:“谢谢你,总统先生。”
就是在这里,身材矮小、有着一双黑眼睛的她用低沉的声音向尼克松发问:结束越南战争的秘密计划是什么?她向里根发问:美国有什么权力入侵格林纳达?冷战结束后,当老布什宣布美国军费将保持不变时,她又发问:“那么敌人是谁?”强烈反对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的她曾说,小布什是美国历史上最糟的美国总统,小布什为此甚为震怒。海伦曾因此向他书面致歉,小布什虽然接受了道歉,但在3年间没有给她提问机会。然而,一旦小布什给了她提问机会,海伦立即发问:“总统先生,你决定入侵伊拉克导致数以千计的美国人和伊拉克人死亡,为美国人和伊拉克人带来一生的伤痛。所有的开战理由最终都被证明不是真的。你到底为什么想要战争?从你进入白宫的那一刻起,还有你的政府、政府官员、情报人员等等,你发动战争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你曾说原因不是为了石油,不是因为以色列和其他别的原因,那么原因到底是什么?”
尖锐的提问,步步紧逼。美国前总统卡特一见到海伦提问就不自在,里根则把头低下,“紧张得像参加论文答辩”。然而,也就是在这里,有着“总统折磨者”之称的海伦赢得了多位总统的特殊对待。1997年8月4日,克林顿总统在海伦77岁生日时为她送来生日蛋糕。2006年8月2日,小布什总统走下台来提前祝贺海伦生日快乐。2009年8月4日,也在这里向海伦送上蛋糕,祝贺她89岁生日,那一天,也是本人48岁生日。
海伦曾说,我尊重总统办公室,但我从来不对我们的公仆抱有崇拜。他们应该告诉我们真相。“9·11”事件后,在“爱国主义”的大旗下,常驻白宫的记者明显不敢提出尖锐问题。海伦曾以专著《民主的看门狗》抨击白宫记者团的“没落”。2006年5月,她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仍不退却,她反问:你如何界定追问与鲁莽?我不认为有任何所谓鲁莽的问题。在整个社会中,我们是唯一能够每天向总统提问,并使他对此负责的机构。否则,他将成为国王。
因言获“罪”愤而退休
2010年6月7日,白宫吹风室照例拥挤不堪,但这里的座位却引人注目地空缺着。白宫发言人吉布斯当天的说辞正是针对已经缺席的海伦·托马斯。他激烈批评海伦的言论“令人生厌,应受到严厉斥责”,观点“肯定不代表”大多数美国民众,“当然不代表美国政府”。在此之前的5月27日,在白宫为犹太传统月举行活动时,出席这一活动的海伦被一家网站记者问及如何看待以色列逮捕巴勒斯坦人的事件。海伦说,“记住,这些人是被占领土上的人民。那里是他们的土地”,她建议居住在以色列的犹太人应回到他们在波兰、德国、美国等地的家中。6月7日当天,将近90周岁的海伦正式宣布退休。一生直言的海伦·托马斯最终因言获“罪”,确实耐人寻味。
一生工作勤勉的海伦没有子女。1971年,海伦与比她大14岁、来自竞争对手美联社的白宫记者道格拉斯·康奈尔结婚。1982年,康奈尔过世。
海伦撰写了十多部专著,记述白宫采访经历。1999年,她回忆说,“我喜爱我的工作,能够有一份每天带给我喜悦的工作真是人生幸事。”
人物评价
肯尼迪评价海伦称,“如果她扔掉手里的笔和采访本,海伦会是个好姑娘”。
海伦对于新闻职业有着异乎寻常的坚持。她每天早上天亮之前便到办公室工作,多次随总统出访。她是尼克松访华时美国代表团中唯一的女记者。即便是在七八十岁的高龄,她的工作劲头也超过年轻记者。数十年来,报道美国总统的长期经历为她赢得了同行和政府官员的尊重和爱戴。
海伦一生还致力于为女性记者获得与男性记者相同的权利而斗争。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她和另外两名女记者一同通过斗争,获得了参加国家记者俱乐部新闻午餐会的权利。到1971年,女性终于获得国家记者俱乐部的会员资格,而海伦也成为该俱乐部首位女性会员,同时也是第一位主要通讯社驻白宫记者站站长、首位白宫记者团女团长。海伦1959年成为美国全国女记者俱乐部主席。1976年被世界年鉴评为“全美25位最有影响力的女性之一”。
逝世消息
当地时间20日,美国传奇女记者海伦·托马斯因病去世,终年92岁。对于海伦的逝世,现任总统和前总统克林顿及其妻子希拉里,都深表哀悼。
美国《2004年度国防报告》包括哪几条具体内容是什么?
《2004年度国防报告》中,系统阐述了美国国防战略的计划原则,军事任务的界定、武装部队成功完成作战任务所需的能力及武器装备发展方向,上述军队建设重点内容大都反映在2005财年国防拨款法案中。从上述三个文本,可以归纳出,2005年美国国防战略与军队建设政策动向有以下几方面。
一、国防战略向“先发制人”转变
自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由于军事上没有与之相抗衡的对手,因此,其国防战略主要以“威慑”为主。然而,布什政府第一任期开始后不久,突遇的“9.11”事件转变了美国人的许多固有观念,同时也引起了其军事战略思想的转变。“9.11”事件使美国人认识到恐怖主义已成为新世纪的主要威胁形式,以反恐战争为主的“不对称战争”也成为新的战争形式。由于恐怖主义具有的隐蔽性与突发性,导致未来威胁的不确定性,即不知道未来风险会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爆发,因此,美国就需要相应调整其国防战略,这即是“先发制人”国防战略出台的背景。
“先发制人”国防战略,与美国长期以来坚持的“威慑”战略相对应,成为美国新的防务战略。其主要目的就是防患于未然,在觉察到对手对美国有威胁时,先于其行动之前将其击败。即过去美国主要是通过威慑敌人来达到自身的安全,现在企图通过先发制人战略,迅速击败敌人,从战略上保卫美国及其盟友的安全。正如美国副国务卿阿米塔奇所说:“我们不给敌人先出手打击我们或打击我们的朋友及盟友的机会,不管这些朋友盟友是阿拉伯国家还是以色列。”根据这一理论,美国有权判断谁对美国的安全构成了威胁,并采取军事行动,哪怕这种威胁实际上并不存在。该计划的核心主旨是:美国要事先排除任何竞争对手,建立在美国强权下的世界和平,维持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
同时,为适应“先发制人”国防战略的变化,更好应对现在和未来威胁,保护美国安全,2004年美国确立了有效的战略目标和风险管理机制,这种新的平衡风险的机制,不仅包括直接战争计划风险,而且还包括对部队人员管理和军事转型的风险,即降低部队管理风险、降低作战风险、降低机构风险、降低未来挑战风险。达到既能加强部队建设,有效地防止大规模战争等传统威胁的发生,又能防止恐怖主义袭击、计算机网络战及核生化武器攻击等新型威胁,保护美国安全、维护美国国家利益的战略目的。伊拉克战争是“先发制人”国防战略的第一次实践,标志着冷战后美国的战略思想经过十余年摸索与实践,已经出现重大改变。
二、建军模式向“基于能力”转变
为配合国防战略的转变,美国建军模式要求重点建设应对21世纪新威胁的能力,而不只是应对特定地区的威胁和需求。“制定防务计划不仅为了防御那些已知的威胁,而且也要应对未知的威胁;不仅要关注谁?会在何时、何地威胁美国,而且更要知道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威胁美国,以及需要什么样的能力来对抗未知威胁。” [1]因此,需要建军模式向“基于能力”转变,最终使美国军事始终拥有绝对的优势,走在所有敌对国家的前面,才能“先发制人”,从军事能力上保卫美国及其盟国的安全,把对美国任何时候的安全威胁都降为最低。
经过近3年“基于能力”的建军探索,并经过“反恐”战争的检验,应该看到,美军“基于能力”(而不是传统的“基于威胁”)的建军模式已基本定型。在布什政府的第2任期内,这一模式将得到不断充实和完善。美国把以“基于能力”的建军模式明确为“1-4-2-1”型。“1”是保护美国本土,“4”是在海外4个地区(欧洲、东北亚、东南亚沿海区和中东8西南亚)威慑敌对行动,“2”是在同时发生的2场战争中迅速击败敌人,“1”是至少在其中1场战争中取得决定性胜利。所谓“1-4-2-1”型就是指按以上指标来确定部队的结构和规模。为达到这一目标,美军不是通过扩军来增强实力,而是通过军事转型来实现部队战斗力的大幅提高。
为支持“基于能力”的建军模式,布什政府不断加大国防投入,并将国防预算的重点转向建设美国军队应对21世纪威胁的能力方面。2005年的国防预算总额高达425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其主题就是“应对当前的威胁,为将来的挑战做好准备”,并重点强调“赢得全球反恐战争的胜利”和“部队继续转型,应对 2010年及其以后所面临的威胁”。全力支持“军事力量的转型”,淘汰不适应战略需求的装备,开发“面向21世纪的新型武器装备和军事技术”。另外,为了建设一支基于能力的新型军事力量,2005财年国防预算加强了在新型装备技术研发、导弹防御、信息和情报、空间以及部队防护等方面的投资。
三、军事转型向“全面推进”转变
为实现先发制人的国防战略,构建能力型的部队,以应对21世纪的新挑战,赢得全球反恐战争的胜利,最大可能地保卫美国安全,要求美军必须进行转型。在 2003年国防报告中,美军把转型定义为一个持续变化的动态过程,其衡量标准也是动态的,2004年国防报告也继续发展了这一概念。美国防部认为衡量转型的最可靠方法就是观察文化是如何变化的?正如美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所说:“我们正尽力促进一种非传统思维的文化的发展――一种人们能够愿意尝试新事物的自由和灵活的氛围……这种文化不是等待威胁出现并予以证实,而是在其出现之前进行预测-并且迅速发展和利用创新能力劝阻和遏制那些威胁。”[2]因此,利用创新思想、创新方法来遏制新的威胁的出现,即是转型的实质。2004年,确定转型的总目标是实现军事的“全谱优势”,确定转型的战略企图,就是自上而下建立一种具有创新精神的文化,不断地推进美军继续转型,拉大与其他国家(既包括潜在对手也包括盟国)的军事能力的时代差距,始终保持美国在全球的领先优势,抢先占领21世纪国际战略竞争的先机,降低未来挑战风险,实现美国主导国际新秩序的国家战略目标,维护美国的全球利益。
2004年是美军全面推进军事转型的一年,由于转型的特点要求,时间上领先对手,部队快速机动,情报准确化,武器精确化,作战联合化,因此,2004年转型方面的建设主要有:加大转型开支,提出美军转型构想,调整海外军力部署,发展模块化部队,实验联合作战,采办新式装备,改革国防部运作等方面。
提出“10-30-30”美军转型构想。即一旦决定动武后,美军要在10天内完成战斗准备并向预定地区进发,用30天时间击败敌人,并使其在可预见的将来无力恢复有组织的反击;然后再以30天时间调整部署,为全球任何地区的新一轮战斗任务做好准备。根据拉姆斯菲尔德这个用70天打一场仗的转型模式,美军1 年可以打5场战争。
调整海外军力部署。为实现转型构想,美国开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大规模的海外军事力量的重新部署。在欧洲,削减西欧驻军,寻求在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波兰等国建立新的“前沿作战基地”,实行兵力部署向东欧的扩展。在西太平洋地区,强化驻日美军的指挥与控制能力,组建东北亚指挥中心,加强关岛的海空兵力;将驻韩美军分阶段向南迁移,这一迁移计划意味美军既可以避免受到朝鲜的直接威胁,同时又向朝鲜发出警告,即在摆脱威胁之后,美军可能会对其采取某种军事行动。在中亚地区,美军已设立多个军事基地,并加强与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等国家的磋商,谋求增加军事基地,强化军事存在。
加大转型开支。2005财年继续加大对军事转型的投资,在投资领域方面,表现为对军事技术、武器装备、军事训练等诸多方面投入大量经费。同时,继续支持6 个转型作战目标:一是保卫美国本土和海外作战基地;二是向远距离的战区投送和维持军事力量;三是能在地球任何角落对敌人实施打击,摧毁敌人的庇护所;四是提高太空作战能力,保持美国不受障碍地进入太空;五是利用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连接各军种部队,实施联合作战;六是保护美国信息网络不受攻击,同时使敌人的信息网络瘫痪。[3]2005财年国防预算投资300亿美元对以上六个目标进行支持,比2004财年的243亿美元增长23.5%。
四、部队建设向“适应任务需要”转变
在国防转型战略指引下,美军事力量的首要军事任务是:保卫美国及其盟国的安全;在关键地区提前阻止侵略和威胁;在两个相互重叠的大规模冲突中迅速打败侵略,同时为总统保留一个冲突中取得决定性胜利的选择,包括政权更迭或实施占领的可能性;进行有限数量的小规模应急作战。[4]美部队建设应以满足上述军事任务为最终目的,因此,军队建设的目标是:用尽可能少的经费建设一支满足21世纪作战任务需要的轻型、快速机动、灵活高效、模块化、网络化的联合部队。
1.构建“联合部队”
联合联队能够将各军种、作战司令部、其他政府机构以及多国伙伴的力量结合起来,发挥整体效益。联合部队具有更高水平的互操作性和“专门为联合而研制的”系统,也就是利用联合的体系结构和采办策略来规划和设计的系统。这种互操作性将确保技术、条令和文化不会限制联合司令部实现各种目标的能力,以便能增加联合部队能力,以降低作战风险。
联合部队的特征有:全面一体化、有远征能力、网络化、分布式联合作战能力、适应性强、决策优势、杀伤性强。“完全一体化”是未来联合部队建设的主要目标,旨在从根本上解决各军兵种部队难以形成有机的整体,无法实现作战效能的最大化的问题。首先,从转变观念开始,采取各种可能的手段,消除各军兵种部队体制上的障碍和束缚;其次,三军组建新的模块化部队,在战时进行组合,使不同的作战职能充分溶合,形成有机的整体,最终实现各部队的完全一体化,生成高度集中统一的战斗力;再次,加强各军种、战区级司令部和作战支援部门的联合能力,并最终完全实现一体化。最终,联合部队指挥官将拥有一支具有内在互通性和协同性的、具备联合作战能力的作战力量。
远征作战能力是指联合部队的所属单位能在全球任何地点、任何环境下,即使在无法得到美国现有各类军事基地提供支援保障的情况下,也能在全球作战空间内,实施快速部署,迅速展开并持续作战。这就要求美军未来联合部队必须大幅度提高独立作战能力,空军要重点发展远距离投送能力。为此,美军要求对驻扎在国内、外或实施前沿部署的有关部队必须进行适当编组,以便在无法得到支援保障的情况下也能充分发挥美军在情报和机动等方面的优势,迅速投入作战并取得胜利。
为实现联合部队,2004年美国陆军注重建设一支轻型、模块化、网络化、反应快速、战斗力更强的“目标部队”,最终实现: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部署适当的部队。在未来10年,五角大楼拟将陆军10个主要作战师,分“三步走”,即从“传统部队”经“过渡部队”,到“目标部队”的模式,改建成规模较小、易于快速部署的“目标部队”。美陆军现在每个师的编制为1.5万至2万人,改建后的作战旅编制仅为3000人至5000人。这种新建制部队的机动性大大增强,可以尽快部署到全球的热点地区,便于临时与其他军种搭配协调作战。未来美国陆军将成为一支把空降部队、步兵部队与坦克、装甲车及其他火力融为一体的部队。这样的美国陆军将真正确立战争中的全面优势,具备全面执行美国军事战略任务的能力。
2005财年,陆军加大“目标部队”建设的投资,其中,30亿美元用于发展“未来作战系统”,比去年增长76%。“目标部队”的特点是兼具重装部队和轻装部队的优点。目前,美国陆军正用轻型的“斯瑞克”装甲车取代现役的装甲车,部队配备轻型的牵引火炮。最近正在组建“斯瑞克”装甲旅,表明美国陆军转型计划正如期进行。可以预见,一支“精干高效”的新型陆军作战力量将成为陆上战场的主宰。
2.军事人才待遇更加优厚
美军认为,高素质军事人才是美军战备水平高低的体现,是战争胜负的关键,是满足军事任务需要的基础,是国家的安全的保证。要建设联合部队,就需要用优厚的待遇,建设一支规模合理的高素质军事人才队伍为部队服务。2005年美军采取了以下措施来吸引和保留军事人才:一是,提高工资水平,2004财年用于军事人员方面的费用为98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5亿美元,平均提高军人工资4.15%,2005年军人普遍加薪3.5%;二是,提高军人福利待遇及其家庭生活的质量,改善工作和生活设施,提高三军的医疗保障水平,增加军人基本的住房补贴,2005财年军人自己承担的住房开支降为0,永久性地提高危险地区补贴每月225美元,永久性地提高军人家庭分离补贴每月250美元。三是,为军事人员提供全方位的战场防护,同时,为给作战人员提供较好的联合专业军事教育,以便提供更多的联合经验、教育、和训练,使他们能够尽快与高技术装备相结合,最快地形成战斗力。这反映了美军为满足信息时代新的作战任务需要,十分注重为高素质军事人才提供优厚待遇,以促使其为军队工作。
3.作战方式向“联合作战”转变
联合作战是诸军兵种在单一指挥官的控制下共同实施的作战方式,充分发挥诸军兵种参战力量的整体威力,是实施联合作战追求的效益目标。美国军队以通讯和协调为基础的联合一体作战思想在伊拉克战场上得到了较为充分的体现。除了打击手段更加先进以外,指挥控制系统使军事力量与指挥中心得到有效结合,诸军兵种行动得到高度联合,降低了未来挑战的风险。
充分网络化是未来联合作战的前提,因此,各军兵种网络互联、信息实时共享成为联合作战的基础。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之所以能顺利实施联合作战,主要是依靠联合作战网络中心实现了信息的联合,能够统一指挥所有参战部队进行作战。该网络系统联结了数以千计的指挥机构,并存储了大量的数据信息,使美军各指挥员可以及时、快捷地了解战况。网络中心战遵从无限潜能的“曼特卡尔费法则”的网络原理,因此,网络能力是部队战斗力的倍增器。网络中心战从理论上说具有无限的作战潜能和发展前景。2003财年国防预算对12个网络中心战开发项目进行投资,2004财年增加到33个,国防部希望在2005财年进行约50项网络中心战开发项目。
作战方式转型的重点在于未来联合作战理论的发展。美军认为,未来联合作战理论是国防部转型战略的关键,涵盖了所有支撑美国军事能力的领域。美军将分三阶段继续发展联合作战转型,近期(2-3年)联合作战行动,对作战司令部的战争计划、作战和训练的经验教训和联合条令进行修订;中期(5年)联合方案,制定出联合作战理论总框架,并指导发展四个下一级联合作战理论,即本土安全、维护稳定行动、战略威慑和大规模作战行动;远期(15-20年)联合构想,要对当前的联合构想进行修订,使其成为长期性联合作战的综述文件。可以预见,美军的联合作战理论在中长期将会有较大突破。
建立更为有效的机构,进行联合作战训练,加强联合行动。在全球各个作战司令部建立永久性联合司令部,这些司令部将配备最先进的指挥、控制、计算机、通信、情报和监视装备,司令部人员将接受联合作战训练。2004财年,完成常设联合部队司令部(SJFHQ)的模型概念测试,在2005财年向全球范围内的地区性司令部进行推广,常设联合司令部有利于快速使用跨军种的能力业应对世界各地发生的突发事件和危机。训练军人具有联合作战的知识和技术,建立联合国家训练能力,有利于联合部队在战役和战术层次上开展训练并获得相差经验。“联合国家训练能力”一旦实现,将能够为联合部队提供真实的训练,并且支持战场态势感知功能,这项新的训练能力将使联合部队对非对称挑战和各种威胁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五、装备采办向未来作战需要转变
为配合部队建设,需要发展适应未来作战的新型武器装备。最近的几场战争,使美国人深切认识到,高科技武器具有无比巨大的威力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美国一直在加快新武器研制的步伐,并取消不适应未来作战需要的装备。2005财年更加注重采办适应未来作战需要的新型武器装备和技术,用于军事科研、开发、试验与评估费投入689亿美元,比2002年的474亿美元增长45%;用于购买新型装备的费用达749亿美元,与上年的742亿美元相比增长不大,但结构有所调整。
美军军事科研、开发、试验与评估费(RDT&E)预算主要投向作战研发、系统研究及演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先进技术发展、先进元件研发及样机等方面。在2005财年的军事预算中,研究、发展、测试及评估(RDT&E)费重点支持未来作战所需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同时,用于军事转型的资金也主要列在研究、发展、验证和评估项目(RDT&E)中。这些资金将主要用于美军军事转型工作软、硬件技术的开发和改进,尤其是在战备训练、部队保护、行动速度、协同能力、情报信息、精确武器、无人平台及指挥控制能力等方面,以便在全球反恐战争中充分发挥先进无人作战平台提供的新作战优势和能力。
美军削减常规装备,将节省下来的钱用于发展导弹防御体系(NMD)、远程隐形轰炸机、无人驾驶飞机等高科技装备。在这种气氛下,五角大楼2002年5月砍掉了价值高达110亿美元的陆军“十字军”自行火炮合同,2004年又取消了RAH-66 “科曼奇”直升机计划,转向无人机的研发上。其原因是当年“科曼奇”的设计是为对抗前苏军大规模坦克群作战,显然已不符合现代战争的要求,随着无人机技术的蓬勃发展,“科曼奇”这一的致命武器已经远远落在了时代的后面。具备打击能力的无人机恰恰具备了“低成本、效能高”的特点,虽然仍处于不断完善中,但为了提高战场实时侦察能力,美军已经明确提出了新一代无人机的发展方向:长航时、隐形、空中预警,标志着无人机成为战场打击的主力已经为期不远了。
另外,2005财年国防预算还将投资100亿美元保障导弹防御系统,比去年增长20%,增幅处于所有武器系统之冠。其中,为导弹防御局提供91亿美元的资金,用于导弹防御系统的研发和部署,处于所有武器系统之冠。布什政府已经决定在两年内部署一个具有有限拦截弹道导弹能力的防御系统,其具体计划是:在 2004财年,部署10枚地基拦截弹;在2005年,计划建立起20个陆基导弹拦截系统(ground-based interceptor)和10个海基导弹拦截系统(sea-based interceptor),同时,早期导弹预警雷达和指挥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备也将得到升级。在2005财年还投资4.87亿美元采购108套“爱国者- 3”型导弹,98亿美元用于导弹的研究、发展、测试及评估(RDT&E)。此外,根据预算案,2005年导弹防御局还将投入2.39亿美元资金,专门用于研发和改进联合地基巡航导弹防御系统,并把地基中程防空导弹融入巡航导弹防御系统的架构中,加速开发综合火力控制系统和网络传感器系统,力争到 2010年建成第一支具备综合火力控制能力的导弹防御部队。
六、国防部管理向“高效运作”转变
在对部队建设和武器装备开发进行投资的同时,改组国防部管理方式,减少浪费,降低机构风险,高效地利用军事资源也成为2004财年国防政策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增大国防投入的同时,提高军事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可增强美军的军事实力。美国国防部认为,目前国防部公务处理程序过多,效率不高,不能及时有效地对不确定的威胁做出反应。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称,在1962年,美国有关防务问题的审批手续只需1页纸,而到2001年,竟需534页。美国国防部每年向国会提交陈述理由的文件就达2.6万页纸。因而,办公程序的转型,要“产生适应21世纪安全挑战要求的及时效果”。此外,美国防部在计划制定、武器装备研制的“螺旋式发展”、采购周期、资源配置计划制定等方面都力求面向未来需求,高效运作,从提高美军能力出发不断提高办公效益。
国防部改革的重点是简化决策过程,改进财政管理,优化采购程序。美军在伊战中得到的教训是采办系统不能及时应对作战指挥官的紧急装备需求,因此,2004 年进行战时快速采办改革,目标是:从收到作战指挥官需求之后,应在15日内签署合同。改进业务流程,使国防部业务过程和财政管理系统标准化和一体化,改进后的财政运作将保证国防部决策人员及时获得可靠的财政数据,从而有效地管理国防费。精减机构,减少重复,区分国防部的核心与非核心职能,对非核心职能作出合理外包,并为核心职能配备相应人力资源,以提高作战能力。对一些国防资产进行评估,减少不必要的设备,提高重要设施的战备与质量。加强国防部电子化建设,减少交易成本,提高资源效率。优化采购过程,缩短国防采购周期,可以容易地控制整个计划的开支。
七、结论
国防战略向“先发制人”转变,建军模式向“基于能力”转变,军事转型向“全面推进”转变,部队建设向适应任务需要转变,作战方式向联合作战转变,武器装备向适应未来作战需要转变,国防部管理向高效运作转变都是美军事转型的主要内容,也是2004年美国防政策与军队建设的重点。这些转变,都是美国为更好地应对国际安全环境变化而作出的,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最大可能地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同时,这些调整也遵循一条经济学基本规律:在不同的条件下,使用最少的军费投入,得到最大的军事效益。
立陶宛是怎样的一个国家啊?
立陶宛,全称立陶宛共和国。意为“多雨水的国家”或“(河水)流动”。位于波罗的海东部,面积65200平方公里。
官方语言是立陶宛语。主要信奉天主教(立陶宛人和波兰人),其次是东正教(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等)。首都维尔纽斯,货币名称立特。
公元1240年建立立陶宛大公国。1569年与波兰合并为波兰立陶宛王国。1795年和1814年曾大部或全部并入俄罗斯。1918年2月16日,立宣布独立(国庆日),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940年6月,苏军进入立陶宛。1940年7月21日成立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8月3日加入苏联。1989年12月立陶宛***宣布脱离苏共。1990年3月11日正式宣布独立,改国名为现名,恢复1940年前的国旗、国徽。
扩展资料:
立陶宛的饮食礼俗
立陶宛人主要食物有面食、土豆、甜菜、白菜、猪肉、羊肉和奶制品等。火腿、香肠、熏猪肉是他们的传统肉制品。他们一般都喜欢烤制食品,也爱吃土豆或豌豆煮的稀饭和用土豆泥、奶渣及肉末做的甜饺子,猪肉熏肠也是他们的常用食品。?
立陶宛的礼节礼貌
立陶宛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相见时,一般惯以握手为礼。在好友谊间相见时,大多施拥抱礼。在亲友间相见时,还常施吻礼,吻额、吻面颊、吻手等都比较赏见。
立陶宛的禁忌?
立陶宛人大多信奉天主教,少数人信俄罗斯正教。他们对在众人面前耳语的人很反感。认为这是一种失礼的行为。他们在用餐时,对使餐具任意作响的举止很忌讳。也不愿听到有人在用餐时发出咀嚼食物的声音。他们忌讳询问他人的工资、年龄、宗教等问题。“13”数和“星期五”很反感。
中国网-1991年9月14日 我国与立陶宛建交
中国网-立陶宛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