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汽车油价迎来2017年第五次上涨?

2.2019年最后一次油价调整

3.2011春节物价调查报告一篇

4.油价迎年内第五次上调这次涨多少?

5.92汽油重返“8元时代”,加满一箱油少花14元,油价下调利好什么?

6.如何正确看待当前的物价上涨问题

汽车油价迎来2017年第五次上涨?

四月十四号油价会涨吗_四月十四号油价会涨吗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今天24时,我国将迎来今年第十四个成品油调价窗口。由于国际油价小幅上涨,国内汽、柴油每吨均上调75元。折合零售价90号、92号、95号汽油和0号柴油平均每升均上调0.06元。

本计价周期以来,受美国原油库存持续下滑以及美元汇率下跌等利好消息的影响,国际原油震荡上行,导致国内参考的原油变化率持续走高。

7月20日晚24点,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上调窗口即将开启,汽、柴油的上调幅度为75元/吨。折合零售价90号、92号、95号汽油和0号柴油平均每升均上调6分钱。

以家庭轿车油箱容量为50L计算,加满一箱92号汽油预计多花3元。以一辆月跑2000公里,百公里油耗10L的小型私家车为例,到下次调价窗口开启之前的半个月时间内,消费者用油成本将增加6元左右,出行成本增加的幅度相对较小。

 包括本次调价,今年国内成品油已经经历14次调价,其中5次上调,6次下调,3次搁浅,涨跌互现后,汽油累计下调535元/吨,柴油累计下调505元/吨,且本轮成品油上调预期得以实现,更大得益于上轮调价搁浅时的未调幅度。

美国原油库存有望继续下降,并且随着7月24日俄罗斯会议临近,OPEC产油国或将释放利好言论,国际原油市场多头或占据主动,油价存在继续上行的可能,不过幅度或较为有限。

2019年最后一次油价调整

2019年内最后一次油价调整!

上涨幅度约230元/吨

92号汽油价平均上涨0.18元/升

95号汽油价平均上涨0.20元/升

0号柴油价平均上涨0.18元/升

按家用轿车50L油箱计算,加满一箱油将多花9元左右。

此次上涨后部分地区的92号汽油将“突破7元每升”,涨完这次今年终于不涨了

回顾2019年,国内成品油调价已呈现“十四涨六跌四搁浅”的格局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11春节物价调查报告一篇

2011年春节物价上涨调查报告

一、调查概况

我于2011年2月份,对我居住地周围的超市、百货商店、农贸市场、个体经营者等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当前物价上涨情况有了初步认识和了解。为把握当前社会物价发展情况,保证人民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安定,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目的

了解物价上涨状况,提高对物价上涨原因及影响的认识

三、调查方法

访问法:深入附近超市等人流量比较大的地方进行了访问,内容涵盖近几年的物价对比、百姓眼中物价上涨的原因、物价上涨带来的害处和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等。

文献法:上网查询关于物价上涨的情况,并找了近几年的物价情况的资料,通过书面材料,统计数据等文献对物价上涨情况有了一定了解。

观察法:我多次深入百姓之中,观察他们购买生活用品,记录他们的言行;我多次外出买东西,向卖方打听关于物价上涨的情况。从日常的小事去观察社会中的大事,从中获益不浅,并提高了与人交流的能力。

四、调查过程

(一)物价上涨的具体体现

1.粮油涨价:去年11月份食品价格突然上涨3.7%,造成当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较上月突增0.5个点,创下自XX年3月以来的新高(扣除XX年1月的春节因素)。其中,粮食价格上涨4.7%,油脂价格上涨6.2%,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7.6%,都是10月涨幅的数倍。

在百姓看来,买东西的最大体会就是贵,以前8毛的青菜,现在涨到2块5,疯涨1块7;鸡蛋从3块4涨到4块2。猪肉的价格在七月份一度比去年同期上涨了86%,以北京为例,就在4月30日,市场价为每公斤13元,而5月21日,市场价提升为16.6元,升幅27.7%。而从6月29日到7月23日的升幅高达23.95%。猪肉价格一年上涨了百分之五十,鸡蛋和其他食品的价格也在飞涨,普通的一顿饭:一个青菜,一个肉就花去将近三十块。这将迫使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要拿出工资的三分之一来购买食品。

2.能源价格上涨:据百姓透露,去年煤炭600元每吨,今年1000元每吨,涨幅40%。而在这个方面,山西省对出省的煤炭征收附加费的决定已经得到了国家的同意,这就意味着我国多数省份用煤价格仍将上涨。在石油、天然气方面,三大石油集团老总日前都表示,与国际价格相比,国内价格依然偏低,需要与国际接轨。同时,国家还将继续提高石油开的成本,国内油气价格将可能继续上涨。能源价格的上涨,将直接影响居民的取暖、做饭,甚至交通工具的选择(如今,大部分人选择电动车作为交通工具,而越来越少的人骑摩托车,大概原因在于电尚未涨价,而油价却在飞涨吧。)。

3. 产品成本上涨:XX年年原材料价格仍将保持坚挺势头。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去年11月有色金属材料类购进价格比上年同月上涨了36.3%;去年2月木材购进价格比上年同月上涨了21.2%;建筑所需的钢材、石制品等都有了相应的价格提升。

4. 工资上涨:据相关资料显示,劳动力的报酬近年来也一直呈增长态势。央行去年公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劳动力成本呈现上升趋势,XX年职工工资上涨了14%。原因在于原材料价格、物价等的上涨,使企业及用人单位不得不适当提高工资待遇。

可尽管如此,在我的调查过程中,却经常听到“物价飞涨 工资不涨”的抱怨。我想这不是工人不知足,而是工资的涨幅与物价涨幅不成正比啊。有这样两个例子:1.尽管百姓短期可以忍受物价上涨的不满,但民众对于专家单位的解释斥为是在搞数字游戏。据美联社发自北京的一篇报导说,对31岁的北京铁路技术工人张学仪(音)来说,在北京买菜的经历越来越痛苦。猪肉价格一年上涨了百分之五十,鸡蛋和其他食品的价格也在飞涨,迫使这位31岁的铁路工人被迫把家庭每个月三千元的收入中三分之一用来购买食品。 2. 一退休职工说:“去年给我们退休工涨了130元,就有人高呼万岁,口号声未落,物价狂涨,我们更跌入水深火热深坑中,退休金增加与物价上扬相比,正如我们骑自行车与f5赛车赛跑。现在又说给企退人员增点钱,看来就是望梅止渴、画饼充饥,我们的自行车怎么赛得过物价这高速的赛车啊!”

物价的飞涨,工资的小涨,是百姓生活中的一对矛盾啊,本以为涨工资是好事,可遇到了涨的更快的物价。现状就是:还不如没涨工资之前的日子好过。那么,百姓的生活应如何保证?

(二) 物价上涨的原因

关于物价上涨原因,众说纷纭,不管是经济学家,还是普通百姓,大家都对此有自己的看法,而且都有自己的道理。总结一下,有如下原因:

1.供求规律的长期表现形式为供不应求;

2. 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增加; 但是目前的情况是一年之内人民币对美圆的汇率上涨了5%,就是增值了5%,现在我国的各种工业产品大部分是出口销售,国内自己人消费的其实很少,因为大家的钱都拿去买高价房了,谁还有多余的闲钱用来自己消费?

3. 国家宏观调控,包括提高或降低银行利率,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效果,造成大量资金流入市场,刺激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必然带动物价上涨;

4.经济过热是导致目前部分物价上涨的原因,就如众多生产商看到某种商品有利可图,有钱可赚,就蜂拥而至,疯狂地生产这种商品,导致这种商品过剩,相关行业过热,产生一定的经济泡沫,而其他一些无人问津的商品生产,就会因产量下降,造成供不应求的局面,而使得物价飞涨;

5.地方由于地方利益的原因,让大量国家资金涌入过热的部门,所以过冷的部门缺少资金,如大部份民营企业。这也就是去年年底今年年初,在粮食丰收的情况下,中国粮油价格上升的主要原因。一般人认为,粮食丰收,粮油价格应该下跌,这些经济学理论在中国完全行不通。

一是随着中国经济逐渐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市场物价也逐步开始恢复性回升。连续多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促使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在持续下降十四个月后,从二00三年一月开始回升。

二是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主要是受粮食价格恢复性上涨并带动肉禽蛋等主要副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据测算,今年前八个月,粮食零售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百分之二十八,影响整个价格总水平上涨三点五个百分点,影响程度达到百分之八十七点五。

三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拉动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涨,并传导到居住类价格上来。

四是国际市场价格上涨也对中国市场物价上涨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去年十月以来,国际市场食用油价和石油价格飙升,影响甚巨。

在春节期间,物价上涨除了以上原因外还包括一下点:

1) 人力资本的提高导致成本上升,但除服务业外的其他行业的成本一般都有滞后性;

2) 供求减少,需求增加;

3) 过年这段时间的需求弹性减少;

4) 消费者的心理因素影响;

5) 商家想狠赚一把,心照不宣的形成“卡特尔”(卡特尔是垄断组织形式之一。生产或销售某1同类商品的企业,为垄断市场,获取高额利润,通过在商品价格、产量和销售等方面订立协定而形成的同盟。参加这同盟者在生产、商业和法律上仍然保持独立性。);

6) 工资的上涨,购买力与消费力的提高.

五、调查结论

通过各方面的调查分析,我得出:物价上涨对百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粮油等日常用品上,具有明显的社会性,时代性。

六、措施

对于以上的现象,我国取一下五方面的措施,一是根据稀缺程度和社会选择对的使用进行调控,如加大税收力度、履行环保义务、垄断行业利润上缴国家、严格管理行业等等,为要素价格的市场化改革奠定基础。

二是放开私人资本进入垄断产业的限制,形成竞争机制。垄断不打破,国有企业上缴红利的实质意义便有待商榷,因为垄断部门完全可以向下游企业和消费者转嫁成本(包括税和环境税)。

三是要将过高的储蓄率降下来,减少财政对竞争性行业的转移支付;加强在教育和医疗卫生领域的作用;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等。

四是推进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现在中国税制以流转税为主体,也就是当地投资越多、税收就越多。但发达国家普遍是以所得税、财产税、物业税等直接税种为主体,也就是说,不是哪个地方“烟囱”越多越有钱,而是老百姓越富税收收入才能越多。

五是通过抑制并扭转房价暴涨来控制通胀预期。房价暴涨必将产生强烈的货币贬值信号。如果通胀预期失控,“硬着陆”或许就不可避免。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征收物业税,对抑制当前暴涨的房价应能产生较好的作用。

2011年2月13日

不知道合乎胃口不……

油价迎年内第五次上调这次涨多少?

油价迎年内第五次上调!明起每升油涨6分!

在上一轮油价调整搁浅之后,今日(7月21日)24时,我国将迎来今年第十四个成品油调价时间窗口。本轮计价周期以来,受美元贬值和美国原油库存下降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小幅上涨。国内汽、柴油零售价格应声上调,记者刚刚从国家发改委获悉,此次油价调整具体为:汽油、柴油每吨均上调75元。

本次油价调整为年内第五次上调,从全国平均来看,国内成品油的价格浮动具体情况如下:90号汽油每升上调0.06元,92号汽油每升上调0.06元,95号汽油每升上调0.06元,0号柴油每升上调0.06元。按一般家用汽车油箱50L容量估测,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将多花费约3元。

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监测,本轮成品油调价周期内(7月8日-7月21日),美元跌至10个月低位,推高以美元计价的原油价格。另外美国原油库存下降,也推动国际油价继续小幅上涨。

本次调价是2017年第五次上调,本轮过后,2017年成品油调价将呈现“五涨六跌三搁浅”的格局。此次调价后,今年累积跌幅汽油为530元/吨,柴油505元/吨。

92汽油重返“8元时代”,加满一箱油少花14元,油价下调利好什么?

此次油价调整,国内的柴油价格每吨下调345元,国内汽油价格每吨下调360元。从全国平均价格来看,92号汽油下调每升两毛八分钱,95号汽油下调每升三毛钱毛钱,而柴油价格每升下调两毛九分钱。除了海南和部分地区,其他地区92汽油回到八元时代。按照50L容量估算,加满一箱92的汽油,能为车主节省十四元。

首先,油价下调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交通运输业,特别是航空业。因为航空公司的成本大部分出自于原油,国内油价的下调,会减少航空业的运输成本,增加相关航空企业的收入。还有就是传统的物流业,因为柴油的价格下调,运输企业支出成本减少,收入增多,同时也会间接影响到物价的稳定。不会增加民众的负担。

其次是对汽车行业在短期内有利,因为油价的下调,新能源汽车的优势逐渐和传统汽车的缩小距离,导致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意愿下降。大部分消费者会首先选择传统燃油汽车。再加上近期的购置税优惠政策,更多消费者更偏向于传统燃油车,让车企的收入增加。

还有就是化肥、塑料等行业。我国化肥生产所用的主要原料是煤、重油和天然气。能源费用占了很大比例。而塑料制品行业以如聚乙烯、聚丙烯等为主要原料。因此油价的变化从整体上来说,对化肥、塑料行业影响很大,也会减少这两个行业的成本。最后,油价下跌还降低了制造企业的成本,加强了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因为随着油价暴跌,与原油密切相关的原材料和中间材料成本也有所下降。如果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保持稳定,出口商的利润将会增加。这对世界最大的货物出口国中国来说是件好事。

如何正确看待当前的物价上涨问题

自今年2月以来,物价上涨已经引发大量议论,不少人开始对中国经济感到担心,认为会引致严重的通货膨胀。其实这股上涨趋势早2002年就已经开始,首先是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领头的是石油。随着石油价格快速上升,相关产业生产资料价格也水涨船高,到2005年4月便已上涨16%。此外,房地产价格持续不断攀升,已经造成相当严重的后果,社会上由此多了一个新词:房奴。今年2月,猪肉价格突然一路飘升,由此引发副食品价格全面上涨,大有一发不可收拾的态势。到7月,中国CPI涨幅高达5.6%,涨价开始蔓延到其他领域,甚至开始有人联合哄抬物价,影响恶劣。

怎么看待这轮物价上涨?中国会不会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

对于这两个问题,目前国内没有一个统一意见,就是官方也难有一个有说服力的说辞,在学界就更为混乱。因此,在此发表意见有一定风险,就权做饭后闲谈吧。

首先,我们看看“罪魁祸首”猪肉是怎么涨价的。说来奇怪,猪肉价格一直很平稳,但是今年2月突然急速飘升,一时间谣言四起。一开始是国外媒体兴风作浪,说什么中国爆发严重的疫情。后来证实中国的确发生了猪蓝耳病疫情,但是它不是导致猪肉涨价的唯一原因,也许只能算是导火索而已。其实,问题的早有潜伏。最早也是最深层的原因是我国长期保持的城乡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为了支持城市发展,农产品个城市工业品价格之间存在巨大剪刀差,导致城乡发展差别严重。2002年开始新一轮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加剧了这一进程,农民养殖种植成本提高,而农产品价格却一直没有同步上涨,这无形中形成了对农民的盘剥,受城市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冲击最大的首先是养殖业,猪是首当其中,因为猪的养殖需要大量饲料。而饲料价格上涨的罪魁祸首又是什么呢?是美国人!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极力推广化石能源的替代品——生物质能源,其中,最早也是最成功的就是利用玉米来生产酒精。这一举措导致全球玉米价格持续上涨,作为养殖大户的中国自然便成了第一个受到冲击的国家。随着玉米价格一路上升,国内的养殖业成本也随之上升,而副食品价格却没有随之上涨,农民的积极性被严重打击,于是,减产便是他们唯一可行的选择。随着市场猪肉供应量的下降,供求之间的不平衡才是这轮猪肉价格上涨的真正原因。

其次,怎么看待这轮物价上涨?目前,价格上涨已经从副食品蔓延到许多领域,大有全局性的发展态势,因此引起了人们的普遍担心。也因此出台了一些新政策来平抑物价上涨,目前已经开始收到一些效果。对于那些趁机做乱的组织和个人则重权出击,媒体说是“杀鸡儆猴”,比如方便面协会集体哄抬价格便被严厉处罚。本人认为,目前的CPI上涨主要还是在副食品和房地产等少数领域,工业产品价格平稳,因此,还属于结构性上涨。就城市而言,本轮的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并不十分严重,而对农村、对农民的意义则是积极的,因为它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这对减少城乡差距是有帮助的,也有利于党的新农村建设、利于改善8亿农民的生活生产条件、最终利于社会和谐。至于能否引发通货膨胀,我认为这样的担心也是没有必要的,且不说什么17大和奥运会的原因,就经济运行的基本面来看,中国目前不存在通货膨胀的危险。因为在CPI上升的同时,中国的PPI却下降了。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在1993年上半年达到72%的高峰后,一路下滑,到2000年一季度跌落到1.5%的谷底。此后投资增速恢复上升趋势,在2004年一季度达到47.8%的新高峰。当时为了防止经济出现类似1993年的严重“过热”现象,在2003年10月份以后出台了一系列力度很大的紧缩性政策措施,包括提高以后准备金率、暂停建设性用地审批、控制向钢材、房地产等过热行业的投资等。在这一系列紧缩性措施的影响下,投资增速大幅度回落,从2004年一季度的47.8%回落到2005年一季度的25.3%,此后一直维持在25%左右,2007年上半年增速为25.9%。与此同时,生产资料价格在2004年5月上涨到16%后便开始缓慢下降,2005年12月生产资料价格增长变为-1.5%,此后由于石油价格大幅度提高,生产资料价格曾出现反弹,到2006年11月份曾上升到7.6%,之后再度回落,2007年7月下降到2.2%。PPI下降有很多原因,一是工业产能开始出现过剩、制成品库存压力增大;二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控制投资增长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三是银行商业化后考虑自身的商业风险而控制了放贷;四是居民对前景预测偏低而增加储蓄。综合这些因素,我们看到,目前在中国爆发严重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很小,甚至有专家还担心用不了多久中国甚至面临通货紧缩的压力。

最后,我们的结论是:本轮物价上涨有利有弊,但是利大于弊;中国目前物价上涨是事实,但是属于结构性上涨,不会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