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在实行怎样的石油政策,中国的油价是比美国贵还是便宜,为何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2.中国油价是否有最高上限价格

3.国际大宗商品暴涨,我国该如何应对?

4.为保证石油安全我国应采取那些主要措施?

中国在实行怎样的石油政策,中国的油价是比美国贵还是便宜,为何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中国应对油价措施_我国应对油价上涨的对策

中国的石油政策是跟随国际原油价格的

中国成品油价格是与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同步进行的。

中国成品油价的下降要滞后于国际原油价格的下降。

原因就是垄断造成对高利润的追求。

美国汽油目前我这里2.49 / gallon, 相当于4.27元/升,含税和养路费在内

中国油价是否有最高上限价格

一、油价上限的概念

油价上限是指政府对油价实行的限价,是政府对油价的一种调控措施,旨在稳定油价,保护消费者的利益,防止油价过快上涨,以及防止油价过度波动。

二、中国油价上限的实施

中国政府在油价上限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确保油价的稳定。首先,政府实施了油价上限政策,即政府规定油价的价格,以防止油价过快上涨。其次,政府实施了油价下限政策,即政府规定油价的格,以防止油价过度下跌。此外,政府还实施了油价调整机制,即政府根据国际油价变化情况,定期调整油价,以确保油价的稳定。

三、油价上限的作用

油价上限的实施,可以有效地稳定油价,保护消费者的利益,防止油价过快上涨,以及防止油价过度波动。

首先,油价上限的实施可以有效地稳定油价,防止油价过快上涨,从而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其次,油价上限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防止油价过度波动,从而确保油价的稳定。此外,油价上限的实施还可以有效地降低油价的波动性,从而确保油价的稳定。

四、油价上限的局限性

尽管油价上限的实施可以有效地稳定油价,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油价上限的实施可能会导致油价的过度低估,从而影响油价的稳定性。其次,油价上限的实施可能会导致油价的过度高估,从而影响油价的稳定性。此外,油价上限的实施可能会导致油价的过度波动,从而影响油价的稳定性。

五、油价上限的未来

随着油价的不断变化,政府将继续实施油价上限政策,以确保油价的稳定。同时,政府还将实施油价下限政策,以防止油价过度下跌,以及实施油价调整机制,以确保油价的稳定。

总之,中国政府实施油价上限政策,可以有效地稳定油价,保护消费者的利益,防止油价过快上涨,以及防止油价过度波动。但是,油价上限的实施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政府应该继续实施油价上限政策,以确保油价的稳定。

国际大宗商品暴涨,我国该如何应对?

我来说下个人的看法。

从全球来看,大宗商品基本上是各种原材料,是工业生产与社会生活的必须品。对于,国际大宗商品来说,只要需求量上来,形成上涨预期,其价格便会节节攀高。

除此之外,世界各国央行若执行量化宽松的政策,也会导致大量资金涌入大宗商品,推动其价格上涨。

大宗商品上涨虽然让资源输出国和热炒资金赚得盆满钵满,但对于资源进口国来说,却是另一番景象: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工厂需要花更多的钱购买原材料,进而导致成品价格上涨,最后,进口国形成物价快速上涨的情况。

很不幸,我们正好是世界大宗商品的主要购买国之一,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使得我们的通货膨胀压力非常大。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同时也是世界工业品的出口国,海量的对外出口,是我们缓解通货膨胀压力的重要手段。

因此,应对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我们可以在内外两个方面来应对:

首先,内部淘汰落后产能,压缩原材料进口数量

在我们成为世界工厂的过程中,曾经为了追求规模,而大量建设技术落后的生产线。这些生产线,在生产同样商品的前提下,不仅消耗更多的原材料,还更污染环境。这些生产线,就是近年来一直强调的落后产能,若对其进行升级,原材料的进口数量将会明显下降。

当需求量下降,大宗商品便没有了上涨预期,其价格必然会下降。因为,大宗商品一旦形成上涨预期,海量的资金便会涌入期货市场,推动价格的上升,而需求量下降,导致上涨预期结束,资金流出,价格便会回归理性。

其次,加快推动产业集中度,获得对大宗商品价格干预的能力

此外,我们在淘汰落后产能时,也要加快产业整合,形成一大批实力强劲的巨头,以影响大宗商品的价格。虽然,我们是世界原材料的主要进口国之一,但对大宗商品的定价权却没有丝毫的影响力!

而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产业集中度不够,各自为战,为了原材料竞相提高价格。若在相关行业中,提高集中度,只有几家企业参与报价,凭借巨大的市场需求量,大宗商品价格肯定难以提高。

再次,提高商品价格,将压力传导出去

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必然导致工厂成本的上升,而为了缓解压力,需要改变之前的商品出口逻辑。在之前,工厂为了卖出商品,很多选择低价售卖,结果就是作为商品生产地的我们,只能获得微薄的利润。

面对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若还按照之前的模式运转,工厂的微薄利润也会被蚕食殆尽。因此,需要将出口商品的价格提高,以缓解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压力。

最后,提升技术,走向中高端制造

与低端制造相比,中高端制造,尤其是高端制造,对原材料价格上涨普遍无感。其高技术的属性,决定了在高端制造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原材料所占比重非常有限。

因此,产业升级,是一定要走的道路,不然,就会难以摆脱大宗商品价格对工厂利润的影响。

综上所述,是个人关于大宗商品上涨时,我们的应对措施的一些想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为保证石油安全我国应采取那些主要措施?

趋势之一:价格高位运行 投资回归理性 由于世界主要石油消费国和地区经济情况较好,将使国际油价继续高位运行,并对石化产品价格产生支撑作用。此外,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也非常迅速,石油消费需求不断增长,油价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这将对石化产品价格产生支撑作用。下游行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对石化产品需求和价格也有一定的拉动作用。 由于国际原油价格高企,近年国内以生物质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物柴油项目成为投资热点。面对各地各企业盲目的投资冲动,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过热的新型能源产业降温。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以炼油、乙烯、煤化工为代表的投资热势头,将在下半年总体趋缓,而多年来石化企业对于社会环境、社会责任的漠视和缺失将被逐渐唤醒。 趋势之二:并购重组加快 技术性贸易壁垒日益明显 石化行业的并购重组依然活跃,步伐加快。跨国公司在中国采取并购的形式,进一步扩大其在中国的投资和市场份额,并组建在中国的研发中心。同时,从2005年开始,中国大型企业开始加快“走出去”的步伐,进军海外油气市场。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国化工集团在内的大型企业加快了海外收购进行业务重组的步调,在行业影响力与日俱增。 国际贸易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传统关税壁垒正逐渐削弱,以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日益明显,应对国外技术壁垒是我国石化工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欧盟颁布《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禁止在电子电器设备中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以及欧盟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法规(即REACH法规)规定,使得约3万种化工及下游产品要进入欧盟市场,必须通过注册,而且注册过程中高昂的检测费用将由企业承担。 据预测,REACH法规的全面实施将会对我国相关产业产生巨大影响:中国向欧盟出口产品的总成本将上升5%,从欧盟进口的成本将上升6%。中欧化工品进出口总额将下降10%,中国化工生产总值将下降0.4%,并有可能导致20万化工及相关从业人员失业。 趋势之三:今年将保持20%以上的增速 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预测,由于国际油价仍将高位运行,同时国内经济发展加快导致市场需求旺盛,2007年国内化工产品价格不会出现大起大落,化工行业利润还会有一定增长,预计将继续保持20%以上的发展速度。 2007年国内消费结构升级将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化发展,内需因素会使经济增长强劲,能源需求将继续增长。同时,交通运输业继续发展、汽车消费量和保有量快速增加,农业、建材及化工行业用油增加,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品加速发展,居民燃气用量不断扩大等,都将拉动油气需求。 近年来,建筑、纺织、电子、汽车等产业对石化行业的拉动也很强劲。2006年国内生产合成树脂2529万吨,仍然进口2393万吨,预计2007年合成树脂需求将进一步增长;国内涂料需求2007年将保持20%以上的增长;2006年国内合成纤维产量不足需求量的50%;电子工业配套合成材料、信息化学品2007年将增长1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