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欧洞见是个什么样的基金

2.疫情下的“资本宠儿”:20家车企获融资,自动驾驶领域火热

3.小米领投黑芝麻智能 助力自动驾驶计算芯片发展

4.轻舟智航获一亿美元融资 助力自动驾驶“超级工厂”加速推进

5.风潮之下,百度自动驾驶的野心扩张

6.自动驾驶新一轮融资潮

7.几十辆车撑起400亿市值:图森未来跌破发行价,卡车自动驾驶是画饼

8.自动驾驶公司排名国内

9.Waymo首轮22.5亿美元融资背后的四大看点

10.滴滴自动驾驶独立后迎首轮融资!3亿美元,软银领投

中欧洞见是个什么样的基金

自动驾驶基金价值_自动驾驶基金价值多少

“中欧洞见”是一只偏股混合型基金,不局限投资某一个行业,股票投资比例占基金资产60-95%,覆盖A股+港股,基金募集上限50亿,超出即开启“末日比例配售”。

中欧洞见什么来头?

中欧洞见一年持有混合(0127)是时隔两年后周蔚文再次发行的偏股混合型基金。在后续的投资布局上,周蔚文将聚焦注经济转型中的两类投资机会。第一类是景气度高的新兴行业:如新能源、自动驾驶、 物联网、AI、云计算、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第二类是市值与景气处于低位的行业,如餐饮、酒店、旅游、航空、、银行、地产等,这类受疫影响最大,估值在低位。

中欧洞见值不值得投资?

中欧洞见确实是一个值得长期关注的产品,但仍有一些事项,需要投资者们留意。一、股票资产波动巨大,中欧洞见适合拥有长期闲置资金、能承受一定波动,且深度认可周蔚文投资理念的投资者。二、我相信周蔚文拥有持续创造超额收益的能力,但投资者需要保持合理预期,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

中欧洞见有什么机会?

中欧洞见重点把握两类机会,一是未来多年景气持续向好的新兴行业,如新能源、自动驾驶、物联网、AI、云计算、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但这些行业大部分估值偏高;二是市值与景气处于低位的行业,如餐饮、酒店、旅游、航空、、银行、地产等,这些行业受疫情影响大,估值还处于低位。中欧洞见的另一大特色,是设置了一年的持有期,也就是申购之后,需要至少持有一年才可以赎回。一年的持有期,既可以有效避免基民追涨杀跌,也有助于让基金规模保持稳定,减轻基金经理的工作压力。

疫情下的“资本宠儿”:20家车企获融资,自动驾驶领域火热

[?亿欧导读?]?2020年2月,共有20家业内公司更新了投融资信息,涉及到的细分领域包括:科技出行(5家)、自动驾驶(5家)、零部件与汽车后市场(4家)、汽车流通(3家)、智能网联(2家)……

作者丨曾?乐

编辑丨杨雅茹

编者按:自2018年5月起,亿欧汽车持续以月为单位为大家提供汽车出行领域全产业线的体系化信息内容,每月初发布,涉及到的类目有:产业政策速递、产业投融资动态及趋势、大公司大事件等,欢迎大家关注。

为方便大家了解、回顾2020年2月汽车出行领域的创投市场,亿欧汽车整理出了当月相关企业投融资情况。据亿欧汽车统计,2020年2月,共有20家业内公司更新了投融资信息,涉及到的细分领域包括:科技出行(5家)、自动驾驶(5家)、零部件与汽车后市场(4家)、汽车流通(3家)、智能网联(2家)……

本次更新的投融资消息主要来自亿欧汽车相关报道,并参考其他媒体信息,如有遗漏,欢迎补充。

黑天鹅掠过,疫情形势成了股市的风向标。随着疫情蔓延,以美股为首的海外市场一度遭遇大幅震荡。与此同时,资本寒冬更是加速了行业淘汰赛。

不过,今年2月的资本市场依然存在“惊喜”。据亿欧汽车统计,今年2月,一共有20家全球汽车企业完成融资。相比今年1月,一切似乎正趋于利好。

宜信财富董事总经理、资本市场负责人、产品策略负责人王浩宇认为:疫情本身并非改变趋势的核心因素。历次疫情高峰期后,全球市场普遍明显修复。此外,疫情将帮助中国资本市场尽快完成探底,创造较好的布局机会。

接下来的春风将往哪儿吹?资本市场中也多了一份期待。

01?2020年2月完成融资的企业及相关信息

若按照领域划分,科技出行、自动驾驶为本月融资热门领域,融资企业数量分别均占全行业25%。其次是零部件与汽车后市场领域企业,占20%;再次是汽车流通的企业,融资企业数量占全行业15%。此外,智能网联及新能源领域的企业,合计占比15%。

从融资轮次看,本月完成战略融资的企业数量最多,分别均占融资企业总数的31.83%;其次是完成Pre-A轮、A轮、A+轮融资的企业,占融资企业总数的22.73%;再次是完成C轮、C+轮融资的企业,占融资企业总数的13.%;完成B轮、B+轮、债券融资的企业,分别均占融资企业总数的9.10%;此外,完成了种子轮、天使轮及F轮的企业各1家,分别均占总数的4.55%。

此外,从融资金额上来看,在全行业20家完成融资的企业中,中国造车新势力蔚来仅在本月便完成3笔融资,并凭借共计159亿元融资位居榜首。截至目前,蔚来累计公开总融资额已超500亿元。如今,迈入2020年的蔚来,正设法自救,打造更多的想象空间。

02?部分企业融资情况简介

吾众汽车科技获600万元投资,深耕江浙汽后市场

2月7日,吾众汽车科技宣布,2020年1月获得杭州泰方投资的600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资料显示,吾众汽车科技是一家新型汽车后市场服务平台,聚焦服务于5-30万辆私家轿车保有量的城市和城镇,主要业务涵盖洗车美容、维修保养、钣金喷漆、车辆改装、车险代办、事故车维修等。自创始之初,吾众汽车科技便重点探索区域连锁经营模式,目前已经构建由标准社区门店+钣喷中心组成的服务连锁层级和体系。

Turo获3000万美元融资,数位名人股东加注P2P共享汽车

2月7日,P2P共享汽车独角兽Turo宣布,已从曼哈顿风险投资公司(Manhattan?Venture?Partners)和Allen?&?Co.那里获得3000万美元的F轮融资。不过,Turo的扩张计划却受到了限制。Turo首席营销官Andrew?Mok表示,只有将重点放在那些租车至少一天的客户身上,公司才有利润可讲。

作为新一轮融资的部分“代价”,这家公司增加了几位名人股东,其中包括NFL球星拉里·菲茨杰拉德(Larry?Fitzgerald)、NBA球员维克多·奥拉迪波(Victor?Oladipo)和说唱歌手Chainz。对此,Mok表示,“让这些人加入进来,将真正有助于品牌推广,使品牌变得更具有知名度。”

东南亚叫车服务公司Grab获8.56亿美元融资

2月25日,据外媒报道,东南亚叫车服务公司Grab从日本投资者处获得融资8.56亿美元,其中三菱日联金融集团投资7.06亿美元,日本IT服务公司TIS投资1.5亿美元。Grab表示,将利用这笔资金为东南亚消费者和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保险以及理财产品。

仅1个月完成3笔融资,蔚来开启“疯狂”融资模式

2月25日,2020年合肥市重大产业项目集中(云)签约和江淮蔚来EC6量产项目启动仪式在合肥市江淮蔚来工厂举行。安徽省及合肥市领导均出席签约现场,根据协议蔚来中国总部项目将落户合肥。

据悉,蔚来汽车中国总部项目包括:在合肥成立蔚来汽车中国总部,建立研发、销售、生产基地,打造以合肥为中心的中国总部运营体系。该项目计划融资145亿元,用于公司研发、市场体系建立和运营;同时,规划建设总部及研发基地、第二生产基地。

就在本月,蔚来曾宣布完成2笔累计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亿元)的可转债融资项目。这意味着,仅在2020年2月,蔚来便已获得3笔融资,融资额共计159亿元。

小马智行获丰田4亿美元投资,估值超30亿美元

2月26日,小马智行(Pony.ai)宣布获得丰田4亿美元投资,以加深和扩大两家公司在出行领域合作,与此同时,双方将进一步加速自动驾驶的研发和商业化应用。据了解,小马智行新一轮融资总额4.62亿美元,估值略高于30亿美元,总融资额近8亿美元,成为全球最高估值的自动驾驶公司之一。

小马智行表示,此次合作关系的加深,有利于双方将自动驾驶技术、车辆平台及技术更加深入进行融合。未来,二者将利用双方技术、知识及服务,为人们出行带来更多便利。

驭势科技获新一轮融资,博世再加码中国自动驾驶

2月26日,驭势科技宣布在B轮融资中获得博世战略投资。同期投资的还有深创投(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中金资本、厦门七匹狼节能环保基金和重庆两江服务业基金等VC、PE和地方战略新兴产业基金。驭势科技称,2020年将持续开放融资,为公司发展引入更多支持者。

驭势科技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CEO吴甘沙表示,驭势科技为物流、出行两大领域提供无人驾驶技术,与博世合作将帮助公司实现产品和服务升级,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全球客户。资料显示,成立于2016年的驭势科技,总部位于北京,专注研发无人驾驶关键技术,曾获创新工场、真格基金、青山资本、西科天使基金等机构的投资。目前,公司还在北京、上海设有研发中心,在浙江设有创新试制中心,在深圳、广西、成都、郑州等地设有分支机构。?

编辑:杨雅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小米领投黑芝麻智能 助力自动驾驶计算芯片发展

易车讯?近日,我们从官方渠道获悉,自动驾驶计算芯片引领者黑芝麻智能宣布今年已经完成数亿美元的战略轮及C轮两轮融资。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参与领投,考虑到小米早就官宣的造车计划,自动驾驶技术涉及的计算芯片等相关软硬件技术,都是未来小米汽车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其中,黑芝麻智能战略轮由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富赛汽车等国内产业龙头企业参与投资;C轮融资由小米长江产业基金领投,闻泰战投、武岳峰资本、天际资本、元禾璞华、联想创投、临芯资本、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等跟投。战略轮及C轮融资投后估值近20亿美元,黑芝麻智能正式步入超级独角兽行列。目前C+轮融资也在顺利推进中。

黑芝麻智能以其芯片+汽车资深复合型团队、自研核心技术、行业领先的芯片产品和开放的生态及业务模式等多项优势,已获得多家头部投资机构及产业战略投资,在资本投资的基础上也将为黑芝麻智能提供雄厚的产业链战略资源的支持。通过构建坚实的资本、产业和技术壁垒,黑芝麻智能将持续吸引行业顶尖人才、引领技术创新、推动产品的大规模量产落地。

本轮融资,黑芝麻智能引入了中国优质的产业资本以及专业的硬科技半导体投资机构,为公司后续发展提供产业资源+资本的双重助力。小米长江产业基金的领投传递了行业头部企业对黑芝麻智能看好的重要信息。

闻泰、富赛汽车等众多产业投资也力挺黑芝麻智能。一汽集团、富奥汽车和德赛西威共同成立的富赛汽车本轮投资黑芝麻智能,计划深化与黑芝麻智能在资本和商业领域的合作。

武岳峰资本、元禾璞华、临芯资本等作为国内知名的专注硬科技和半导体领域的专业投资机构同样看好黑芝麻智能。黑芝麻智能同时还是以上提及的机构在自动驾驶芯片领域重点投资的企业,表明了行业资本对黑芝麻智能的认可和支持。

智能汽车与集成电路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据统计,2025年AI芯片市场规模达91亿美元,到 2030 年 AI 芯片市场规模达 181 亿美元。“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共享化”正加速重塑中国汽车产业价值链。汽车的功能属性,正由传统的出行工具向移动智能空间转型升级。在此产业变革的交汇点上,芯片为汽车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底层硬件支撑,成为智能汽车时代下的新引擎。

黑芝麻智能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大算力自动驾驶计算芯片与平台等技术领域的高科技研发。自成立以来,黑芝麻智能坚持立足自研核心IP,深耕人工智能、车规芯片和自动驾驶三大领域,以自主创新技术为发展驱动力,发布了华山系列2代4颗高性能自动驾驶计算芯片产品。今年发布的华山二号A1000Pro以106(INT8)-196(INT4)的超大算力,引领自动驾驶芯片产品及技术加速前行。

与此同时,黑芝麻智能面向客户打造高度开放的平台,提供从芯片、算法、开发平台到工具链的全栈式解决方案,并可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层次的产品交付和服务,赋予汽车感知、决策和交互的能力,助力拓展汽车全域智能。

目前,黑芝麻智能已经拥有庞大的自动驾驶朋友圈生态,与中国一汽、博世、上汽、东风悦享、中科创达、亚太、保隆集团、均联智行、所托瑞安、纽劢科技、联友科技等在L2/3级ADAS和自动驾驶感知系统解决方案上开展了一系列商业合作。

本轮融资完成后,黑芝麻智能估值近20亿美元,成为自动驾驶芯片超级独角兽。秉持着“用芯赋能未来出行”的准则,黑芝麻智能将不断突破更高层次的技术与产品创新,联合生态伙伴打造面向未来的自动驾驶技术与产品,引领中国汽车智能化产业发展。

黑芝麻智能创始人兼CEO单记章表示:“十分感谢汽车产业以及资本对黑芝麻智能的认可和支持。我们将积极把握“智能汽车”和“集成电路”战略的时代机遇,加速推动自动驾驶芯片创新。本轮融资后,依托丰富的汽车产业资源与雄厚的资本,我们将继续提升产品研发和商业化能力,强化技术与产品优势壁垒,积极拓展自动驾驶产业生态圈,打造全球领先的自动驾驶芯片企业。”

小米产投合伙人孙昌旭表示:“黑芝麻智能是自动驾驶芯片领域中的佼佼者,拥有全球领先的技术、产品和团队。小米坚持赋能型投资,未来我们将持续关注黑芝麻智能,共同探索黑科技,推动科技普慧于民。”

天际资本创始人张倩表示:“天际资本在出行领域重点聚焦电动化、智能化的布局和投资,自动驾驶算力芯片是汽车智能化重要基石,在汽车智能化转型中尤为关键。作为天际资本出行智能化的重要投资布局,黑芝麻智能是国内大算力自动驾驶芯片头部公司,产品覆盖L2到L4级别的自动驾驶场景,算力最高可达196T,我们期待黑芝麻智能未来持续引领行业创新。”

闻泰投融资总裁谢国声表示:“汽车电子是闻泰科技重要的战略拓展领域之一。黑芝麻智能科技是全球自动驾驶计算芯片引领者,其优秀的团队让黑芝麻智能在自研核心IP、视觉感知技术以及自动驾驶芯片领域的成就令人瞩目。闻泰坚定支持产投合作,闻泰与黑芝麻智能的强强联手,将进一步夯实汽车电子产业链,为铸造智能世界贡献力量。”

黑芝麻智能科技是行业领先的车规级自动驾驶计算芯片和平台研发企业,成立于2016年。自成立以来,黑芝麻智能专注于大算力计算芯片与平台等技术领域的高科技研发,能够提供完整的自动驾驶、车路协同解决方案,包括基于车规级设计、学习型图像处理、低功耗精准感知的自动驾驶感知计算芯片和自动驾驶计算平台,支撑自动驾驶产业链相关产品方案的快速产业化落地。

轻舟智航获一亿美元融资 助力自动驾驶“超级工厂”加速推进

易车讯?继2021年年初完成A轮融资之后,轻舟智航又完成了由云锋基金和元生资本领投、美团龙珠和国际知名养老基金共同投资的1亿美元A+轮融资,老股东IDG资本持续跟投,本轮融资由Scale Partners势乘资本担任独家资本顾问。

自成立之初,轻舟智航便提出自动驾驶“超级工厂”的战略目标,以高效实现自动驾驶的商业化及规模化落地。在短短两年时间内,轻舟智航已完成“超级工厂”雏形搭建的三步走:

第一步,以仿真为核心,借助前沿技术研发为突破,构建自动化闭环,实现海量数据的高效利用;

第二步,凭借团队的全栈技术能力,推出了专注城市复杂交通场景的无人驾驶方案“Driven-by-QCraft”,适应于覆盖不同城市场景和不同车型;

第三步,以无人驾驶小巴为突破口,在近十座城市快速实现商业化落地,服务于智慧城市和新基建需求,为数万居民提供公开道路出行服务。

在自动驾驶“超级工厂”的战略指导下,轻舟智航逐步推出的龙舟系列无人驾驶车,覆盖了多类车型,可应用于网约车、公交车及接驳车等多个场景,预计今年车队规模将超过百台。龙舟系列无人驾驶车的主要特点是以Robotaxi的技术高配低打,快速落地。在功能上,可实现360度无盲区感知,拥有5G+V2X 车载显示系统等。

当汽车通过智能化、网联化实现真正的共享化,Robotaxi将走向新的业态,为人们提供更宽敞的空间、更绿色共享的出行服务。为探索更具前瞻性的Robotaxi,轻舟智航选择从Robobus形态入手,大力实现其商业化落地,持续收集应用反馈,打造更广泛适用于共享出行的全新车辆形态。

轻舟智航联合创始人、CEO于骞表示:“无人驾驶是万亿级的超长期大赛道,要想成功跑到最后,在技术上不能光有海量数据,还要依靠‘超级工厂’实现高度的自动化;在商业上则需要实现成本可控的规模化以及以战养战的商业化,逐步实现在Robobus、Robotaxi等开放道路场景的落地。”

在人口老龄化、碳中和的背景下,自动驾驶已率先在公共出行领域落地,正逐渐成为继高铁之后中国的又一张国家名片。而轻舟智航推出的面向城市开放道路的无人驾驶小巴——龙舟ONE(又称轻舟无人小巴)则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城市智慧公共交通的又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作为龙舟系列无人驾驶车的首款发布产品,龙舟ONE广泛应用于城市接驳专线、微循环公交等场景,固定区域、合规车型、中低速等特点使其保证足够安全可靠。目前,这款小巴已在苏州、深圳、武汉等超过5座城市启动常态化运营。

伴随着技术的快速迭代和落地场景的广泛应用,轻舟智航还计划将可实现高效研发的内部工具链逐步对外开放,助力合作伙伴打造属于自己的自动化数据闭环。

未来,轻舟智航将以“科技有为、智航无界”为愿景,与城市交通行业、出行行业、汽车产业等伙伴保持紧密协作,持续打造自动驾驶“超级工厂”,逐步实现战略目标,将无人驾驶带进现实,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高效、低碳的出行方式。

风潮之下,百度自动驾驶的野心扩张

有一种说法,世界低估了百度。华尔街至今还把百度作为一家搜索企业看待,但百度早就褪去“百度一下”的简单操作,在人工智能的不断深入下,百度成为稳居世界无人驾驶第一梯队的成员,是中国的唯一。

不仅是国外,连我们对于百度的记忆至今停留在“百度一下”的那句口号中,也因为这句话,百度成为了全球范围内最大搜索量的中文网站。

在2019年的全年数据中,百度全平台累计用户数超10亿,搜索量市场份额超72%,日分发信息流量超150亿,毫不夸张,百度撑起来中国搜索引擎的江山。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拿来和阿里、腾讯做比较的百度市盈率仅19.32倍,约为阿里、腾讯的一半,在大家的认知中,“百度依旧只是一个搜索引擎”。

可事实上,百度正在努力扮演着卧薪尝胆之下厚积薄发的角色。

百度Apollo,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落地成果,让百度转型为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科技公司,乘着“自动驾驶之风”,百度跻身全球自动驾驶领域第一梯队,这段路,它用了六年时间。

01打开汽车世界大门

几乎和阿里、腾讯、华为的思路一样,百度最终还是“侵入”汽车制造业,但打开自动驾驶大门的钥匙则是造车。只不过比起他们的车机系统软件开发,百度高级太多。

12月18日,网端爆出百度或将与威马联手造车,目前双方已进入合作商议,对此百度和威马口径一致的“不予置评”。但百度内部人员透露,百度将于本月22日发布全新芯片,届时将会搭载在威马全新车型上。

从2017年百度正式成立了“Apollo(阿波罗)”自动驾驶子公司算起,在众多合作的车企之中(与吉利、大众、丰田和福特等均有合作),百度似乎格外钟情于威马,不仅向其投资10亿元,还组建了“造车最强智能盟友”,共同打造智能汽车;在今年,威马完成的100亿元D轮投资中,跟投名单里也有百度的名字,此次全新芯片也是基于2019年底威马汽车推出和百度共同研发的“自主泊车”技术成果Valet?Parking?自主泊车解决方案后,又一全新尝试。

介于汽车行业敏锐的风向,百度和威马的联姻似乎已经实锤,毕竟从百度和威马之间的亲密程度看,“在一起”只是时间问题。

介于百度与威马合作造车的消息,百度股价实现连续6个交易日大涨。截止于美东时间12月16日,百度股价盘中涨幅超7%,股价突破200美元。Catherine?Wood(女版巴菲特)所操盘的ARK基金,也连续加仓百度。目前,ARK旗下基金持有百度98.3万股,价值超18,000万美元;同时,国外投行Arete也给出百度“买入”评级,目标价为250美元。

在行业大潮之下,百度竟然实现了近两年来市值新高,逼近650亿美元。

而科技公司+新势力企业的配方,也让百度更加切合于时下行业风潮,不直接参与造车环节的它,选择成为“汽车的搬运工”,将发挥从2013年就蓄力的自动驾驶系统优势,在利用威马的展示舞台,让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展示。

随着百度股价持续上涨,背后资本的声量也越来越大,甚至有行业分析师提出,“如果特斯拉是电动汽车的标杆效应,英伟达是芯片市场的刺激,那在自动驾驶领域,百度将会充当起刺激中国市场从芯片、数据、算法、解决方案全路径系统上的主力军,在目前正向前进的道路上,百度参与造车,既是时代的契机,也是当下行业的任命。”

不清楚这样的评价是否过度赞誉,但无疑,对于曾经只认为百度是一家搜索引擎企业的华尔街投资者而言,如今着是打脸。

在早前,Navigant?Research发布的自动驾驶竞争力榜单显示,第一梯队的四家公司分别是Waymo、Cruise、百度以及Ford?Autonomous?Vehicies,国内只有百度上榜。而作为拥有全球首个量产自动驾驶计算平台的百度,此时不高调,更待何时。

02以技术证明技术

百度是铁了心要做好自动驾驶。

如果和威马合作成功可以被视为,“和志同道合朋友之间的一场赌局”,那威马是敲门砖,帮其打开汽车的门。

从2015年自动驾驶事业部成立、2016年智慧汽车升级为百度L3事业部至今,百度在研发费用增长超过25倍。也是为数不多的BAT级别巨头中,会将“研发投入”纳入财报重点提及的公司。

自动驾驶这条路,一旦踏上,除了费钱费力外,不能在短期内带来任何的盈利回报,然而百度至今“乐此不疲”的继续烧钱。庞大的研发费用,正在以每年10%以上持续膨胀,2020年的前三个季度,百度的研发费用额分别为,42亿、48亿和46.9亿元人民币。

从国内无人驾驶封闭道路到第一张公开的公共道路无人驾驶牌照开始,百度将自己“搜索引擎”的标签慢慢变成了“自动驾驶”。

在2019年,《哈佛商业评论》排出的全球AI五大公司中,百度成为唯一上榜的中国公司,而在全球AI专利申请的数量中,它也是中国企业中的第一。

终于,百度在经历了“壮士断腕”般的调整后,找到了正确的定位,而李彦宏这位低调坚韧的领导者,也正在试图向世界证明自己曾在剑桥大学演讲时的观点,当年的李彦宏认为,接下来的时代将分为三种形式进行,“第一是PC互联网时代;第二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第三则是人工智能时代。”

百度要做的就是利用其搜索引擎搭建起来的优势,用让技术为技术证明,百度所赌的自动驾驶行业不会错。

然而李彦宏所想要的“春天”,当下时机尚未成熟。

对于自动驾驶行业而言,如今的它只是一棵幼苗,而当下的时代正处于移动互联爆发增长阶段,抖音、快手、短视频,直播,内容社区的一个个新风口不断出现,但这些,百度并没有太多的优势。百度最大的盈利点还是搜索引擎以及智能云下的产品,介于移动互联和人工智能交互之间,百度在某种意义上正处于不尴不尬的位置。

选择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无疑选择了一条孤独之路,没人能够预知,自动驾驶的“春天”在哪里,而此刻的百度,在没有全面的把握之前,只能果断选择战友,占据优势,这也成为了此次百度威马即将联手的关键解读,至少在自动驾驶的前方之路上,百度不孤单,而比起阿里和华为的积极性,相对滞后的百度已没有太多思考时间。

在2020年百度Q3的财报信中,百度再一次明确目标,将百家号、小程序和托管页为支柱的移动生态和百度智能云AI解决方案放在同等的高度;同时李彦宏也强调?“要以归零的二次创业心态,为未来去战斗”。在百度自动驾驶的道路上,百度任重而道远,钱继续烧,项目继续研发。

03市场追逐战

从目前资本对于百度追捧的态势看,百度放出有关Apollo项目的进展,包括中期、长期的目标,十分利于改善百度在资本市场的现状,提高市盈率。

12月8日,第二届百度Apollo生态大会在广州举行。大会上,百度不仅全面展示Apollo在智能交通、智能汽车和自动驾驶领域的最新进展,还发布了乐高式智能汽车智能化解决方案ANP。

这个领航辅助系统(ANP)依托目前国内唯一的L4级纯视觉自动驾驶技术Apollo?Lite,打造L4自动驾驶技术降维释放到辅助驾驶领域,不同于行业方案仅支持高速和城市环线,ANP可实现在城市道路使用,深入更为复杂的路段,实现全场景自动驾驶量产解决方案。

此次的百度Apollo生态大会被解读为“国内自动驾驶真正启航”的风向标事件,百度也将承担下比开发自动驾驶项目更为艰巨的时代责任。不断被加持的L4级自动驾驶,让百度走的超前,而各大车企们所标榜的L3、L4级别终究还是“扼杀”在没有牌照不能上路的困局里,只有具备“免死金牌”的百度才有资格创造更多,这便是它必须存在的必要性,也是资本为什么逐渐看好的原因之一。

按照百度的规划,在未来3-5年,Apollo智驾产品预计前装量产搭载100万台。

就在发布会前一日,Apollo还获得北京无人驾驶测试许可。可在北京、长沙两地无人驾驶测试里程已超过5.2万公里。

在最新消息中,百度将和首汽约车成为国内率先开放自动驾驶服务的网约车平台,不像之前滴滴出行那样需要预约体验,首汽的自动驾驶体验无需预约,任何人都可以通过首汽约车体验到自动驾驶服务。

市场追逐战已经拉开大幕,百度必须靠前,占据先机位置。在麦肯锡研究报告中显示,未来中国将是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市场,到2030年,自动驾驶汽车总销售额将达2300亿美元,基于自动驾驶的出行服务订单金额或将达2600亿美元。

无疑,百度赌下的就是这场长期作战的局。

2030年,十年的时间足以令江山易主,可百度正在将其野心慢慢扩张,从北京,沧州,重庆,但凡有自动牌照颁发的城市,它都会在其中,这种以量和数据去胜的项目,也只有身体力行才能品出其中的奥妙。随着5G时代下新基建的提速,国内自动驾驶行业形势一片大好,自动驾驶行业必将迎来黄金发展期。百度想做王,现在来看,天时地利人和都在向其靠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自动驾驶新一轮融资潮

强大的资本正推动着自动驾驶产业大步前进。

文丨AutoR智驾?雨墨

进入11月,自动驾驶公司迎来新一轮融资信息频出。

昨天(11月9日),自动驾驶卡车技术与运营公司嬴彻科技宣布完成新一轮1.2亿美元的股权融资。

本轮融资由锂离子电池研发制造公司宁德时代领投,普洛斯、G7、蔚来资本等全部原有股东跟投。

嬴彻宣称,通过此轮融资,他们将加速L3级别自动驾驶重卡量产和商业化运营进度,围绕“自动驾驶+绿色能源+资产运营”的愿景,与新老股东合作,构筑新一代自动驾驶TaaS(Transportation?as?a?Service)货运网络。

嬴彻科技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马喆人表示:“嬴彻科技的快速发展首先得益于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中国干线物流是万亿级市场,自动驾驶会率先在这个巨大市场实现规模化商业运营。我们在L3卡车量产和商业落地上做出了正确的战略选择,会坚定投入自动驾驶全栈技术的自主研发。”

在嬴彻科技宣布之后,自动驾驶公司Nuro宣布已完成5亿美元的C轮融资,由T.?Rowe?Price?Associates?领投,多家新老股东跟投,包括Fidelity?Management?&?Research?Company、Baillie?Gifford、软银愿景基金一期和Greylock。

软银愿景基金一期在去年年初向Nuro投资了9.4亿美元,消息人士透露,在软银那一次的投资中,他们对Nuro的估值为50亿美元。

Nuro表示此轮融资获得的5亿美元资金,将确保他们长远的技术发展和商业化,外媒还提到融资所获得的资金,将用于扩充Nuro的团队和所需车辆的大规模制造。

创始人Dave?Ferguson透露,他们所研发的车辆R2,在2月份获得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批准,可以部署到公共道路上,他们在未来两年最多可部署5000辆,目前也在得克萨斯州休斯敦、亚利桑那州斯科茨代尔和加州的山景城运行。

在此前早些时候,11月6日,自动驾驶独角兽企业小马智行(Pony.ai)宣布获得C轮融资,本轮投后总融资额超过10亿美元,投后估值超53亿美元。

本轮融资由加拿大安大略省教师退休基金会(Ontario?Teachers'?Pension?Plan,OTPP)旗下的科创投资平台(Teachers’?Innovation?Platform,?TIP)领投。TIP专注投资于科技创新以及商业模式创新的企业。

此轮其他投资方还包括Fidelity?China?Special?Situations?PLC、五源资本(原晨兴资本)、锴明投资、斯道资本等小马智行现有投资方。

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彭军表示:“新融资有助于支持我们业务增长,加深与现有投资者合伙关系,迅速推进未来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将自动驾驶技术推向全球市场。”

综合来看,三家自动驾驶公司涉及的领域包括了低速无人配送、Robotaxi和无人卡车领域,自动驾驶领域依然是全领域推进,在投资层面并未出现向单一场景倾斜。

从资方来看,这次自动驾驶投资方出现了宁德时代的身影,同时,软银在自动驾驶投资更加积极,在投资滴滴自动驾驶之后,再一次进行了投资扩展。

强大的资本正推动着自动驾驶产业大步前进。

而这一背后是政策对自动驾驶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以及近几个月自动驾驶汽车技术以及落地的突破。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室主任吴春耕28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称,“欢迎和支持有关城市和企业大力开展创新,在确保安全前提下依法合规开展试点,加快推进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和应用。”

同时,交通运输部高度重视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并提出四点政策内容:

一是强化政策支持。会同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出台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支持自动驾驶技术和产业发展;发布关于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持续推动自动驾驶研发应用等相关政策措施和要求。

二是高度重视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会同科技部共同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与智能交通重点专项课题,两部委共同推进实施。

三是推进相关标准、规范制定。组织制定了《公路工程适应自动驾驶附属设施总体技术规范》,组织研究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四是加快相关试点示范。积极支持北京、上海、河北等地围绕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等相关智慧交通的前沿领域开展试点。

同时,在建设交通强国的新战略机遇下,我国智能交通发展具备四大优势:国家政策支持的顶层设计优势、现有综合交通体系的基础优势、通过百度等自动驾驶平台推动智能交通的协同优势以及具备完整产业链体系的产业优势。

相比国内,美国在自动驾驶领域也给出了更为激进的政策,在今年年初,美国交通运输部(DOT)以及美国国家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向Nuro公司授权在旧金山湾区部分地区的公共道路上测试无人驾驶送货车辆的许可,能够在美国加州、德克萨斯州、亚利桑那州的城市公开道路上测试完全无人驾驶的R2。

在自动驾驶技术落地上,国内自动驾驶公司百度、滴滴、文远、AutoX等公司已经在多地开展Robotaxi测试运营,并且部分公司车队数量已超百辆,小马智行则在中美两国主要城市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服务,已在全球范围累积350多万公里自动驾驶里程。

这一波自动驾驶的相关进展中,最值得关注的是Waymo去掉了车内的安全员,其关键就是实现了技术上的“完全自动驾驶”和商业上的“完全开放”。

这一技术升级也使得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迈入下半场。

另一方面,自动驾驶车道也迎来新的突破。

近期,密歇根州政府宣布将在底特律和安娜堡之间修建全美首条智能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的专属车道,被称为“密歇根智慧出行走廊”(简称“智慧走廊”)。

根据规划,该走廊计划单程总长60公里,项目前期主要支持高级辅助驾驶、L4自动驾驶车辆以及智能道路基础设施的测试、验证和应用;后期将启动商业化运营,应用于智能网联和无人驾驶的各种类型车辆,包括公交车、共享班车、货运车和私家车。

福特将借助该项目更为快速地在真实道路场景下测试和验证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车辆的新功能和服务。

当前,随着自动驾驶公司融资不断增加、政策的引导,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路线正逐渐统一,相比之前场景的满地开花,这一波技术的升级将会有很多自动驾驶公司开始自我纠错,并逐渐进入淘汰期。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几十辆车撑起400亿市值:图森未来跌破发行价,卡车自动驾驶是画饼

微涨1.3%,在二季度财报发布带来大跌9.91%之后,图森未来股价少见的回升了一点。

8月6日,在股价跌破40美元的发行价后第五天,图森未来发布了其第二季度的财报。数据显示,Q2营收148.2万美元,上年同期为26.3万美元,同比增长463%;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1.17亿美元,同比扩大316.6%(上年同期为2808.4万美元);运营亏损1.21亿美元,同比扩大331.8%。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每股基本亏损和摊薄后亏损均为0.美元,上年同期为0.49美元。

亏损原因是“三费”的增加。图森未来二季度研发支出为7589.1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197.9万美元增长245.3%;销售和营销费用为104.1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4.3万美元增长328.4%;一般行政费用为4242.5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520.7万美元增长714.5%。但显然,这个业绩是令投资者有点失望的,在业绩发布会,图森未来当日股价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

从具体业务来看,对图森未来有两个指标最为关键,分别是:道路行驶里程和卡车预定数量。财报显示,截至二季度末,道路行驶里程为460万英里,环比增长26%;卡车预订数量总计为6775辆,较一季度新增预订1000辆;地图映射英里总计达8500英里,环比增长70%;营收英里数为88万英里,环比增长46%。这两个数字都没有特别的令人兴奋,甚至可以说进展并不大。

在自运营车队上,在招股说明书中,图森未来当时有70辆L4卡车运行,二季度报表没有披露具体的数字,但从资产表来看,目前这一数字没有太多改变。

尽管盈利看起来遥遥无期,但也有像ARK Invest这样的投资公司依然坚定的看好图森未来。但对于图森未来和更多商用车自动驾驶公司来说,能否将商业故事最终实现依然是一个未知事件。

01

上市4月:市值坐过山车

今年4月15日,图森未来正式在美国上市,每股定价为40美元,总市值84.8亿美元。但从上市之后到现在为止,图森未来的车队规模还是在70余辆上,与4月上市的时候并没有太多进步。不过,尽管其当时收入只有区区184万美元,头顶着“全球自动驾驶第一股”的称号,图森未来最开始在资本市场有着不错的表现。

在6月30日,图森未来达到了上市以来的最高值,股价一度突破70美元,达到了79.79美元/股,市值超过了160亿美元。但随后,进入7月之后图森未来的股价开始出现了连续性的下滑。在第二季度财报发布之后,图森未来股价大跌9.9%,最后收盘价为33.91美元,市值70.89亿,这是6月以来的股价新低。

但对于图森未来来说,好的一面是上市成功让其获得了关键的现金储备。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图森未来拥有现金和现金等价物14.90亿美元,而截至2020年6月30日为2157.5万美元。拥有限制性现金150.6万美元,而而截至2020年6月30日为75万美元。而挑战性的一面是,资本市场需要图森未来尽快拿出实实在在的业绩来。

任何一个好的商业,如果只是停留下在故事层面,则毫无意义。在暂时摆脱融资困境后,图森未来开始面临技术难关和商业化落地的新一关。

图森未来成立于2015年9月,主攻以计算机视觉为主的可商用L4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主营业务是面向全球市场提供无人驾驶卡车货运服务。图森未来的业务主要在美国。图森未来打造了自主货运网络AFN作为其商业落地的场景:该网络由无人驾驶卡车、物流枢纽中心和监控构成。其盈利模式分为两种:

1)物流公司向图森合作的OEM购买自动驾驶卡车,并向图森交付TuSimplePath订阅费,费用按里程收取,为0.35美元/公里。订阅后即可使用图森全栈自动驾驶能力(包括软件、联网、高精地图及保险等服务)。

2)客户直接向图森车队下运送订单,按照1.45美元/英里标准收费。两种收费模式都以里程计费,能大幅降低货运成本,提升货运安全。此外里程计费比一次性收费盈利能力更强,图森通过AFN将打造自身货运生态平台。

这不是货运版滴滴,业务的构成更为复杂。图森未来计划,到2024年时,其将绘制总计4.6万英里的美国洲际公路系统,届时AFN的运营路线将是目前的16倍。若该计划进展顺利,到2024年时图森未来的卡车可以在美国48个州的主要运输路线上行驶。

不过,“AFN”目前仍处于开发和商业化的早期阶段。因而,在 AFN 大规模商业化之前,图森未来必须增加用户数量,发展终端网络,扩展其高清数字地图路线,增加专用 L4 自主半卡车的数量。同时,在研发上也要有里程碑式的突破。“迄今为止,我们仅从我们在 AFN 上提供的货运能力服务中获得了有限的收入。“图森未来在二季度财报中承认了其业务的规模发展处于艰难的 探索 期。

除自营卡车自动驾驶网络(如上所述,有三种收入模式)外,向外输出技术也是图森未来的规划之一。其招股书显示,在2020年图森未来就已与Navistar及大众旗下Traton展开前装量产合作,计划打造并交付L4级无人驾驶卡车。专用 L4 半卡车预订量已超过 6,500 辆,比上个季度增加了1000辆,相对庞大的卡车市场来说,这当然不算是什么。

亏损和业务增长缓慢依然是困扰图森未来的关键问题。招股说明书显示,018年至2020年,图森未来始终处于亏损状态,且亏损幅度逐年扩大。这三年,他们净亏损分别为:4503万美元、8488.3万美元、1.77亿美元。总计3.069亿美元,约近20亿人民币。亏损的主要原因是高额的研发投入,2018年至2020年,图森未来的研发支出分别是3227.8万美元、6361.9万美元和1.32亿美元。而在可预见的未来,其运营及研发成本还会增加,亏损还会继续。

02

拥挤的赛道:卡车自动驾驶没有第一

相对乘用车而言,商用车被认为是最早可能实现自动驾驶的细分市场。这是由使用场景决定和行业特点所决定的。商用车的线路相对单一,且一些地方有封闭式环境,限定场景包括园区、港口、自动泊车和矿区等。而从使用来看,运输成本中很大一块是人力成本。中国物流运输成本和人力成本增速高于货运费增速。

根据中国采购与物流联合会的数据,2009年至2018年间,人力成本年增长为10.0%,柴油价格年增长2.7%,而货运费由于竞争的加剧年下滑0.75%。且在2020年,运输成本占到了物流总成本的53%,人力成本增长最快为81.5%,配送成本增长了35.5%。物流公司对降低成本的需求非常迫切。这两年,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注意力和资源向商用车领域倾斜。

在国内,嬴彻 科技 和智加 科技 被认为是其在国内最直接的竞争者。另外,早在2016年就开始布局商用车自动驾驶的小马智行也在加速布局,今年3月小马智行首次公布了其卡车业务品牌名称——“小马智卡”。近日,曾称“不造车”的滴滴也被爆出正在由CTO韦峻青带队,开始自动驾驶重卡方向的研究。从滴滴离职的无人车团队开创者何晓飞创立了飞步 科技 ,计划无人货运起步,并自研AI芯片。

在国际上来看,除了Waymo这个大对手之外,美国自动驾驶公司Aurora宣布要进军自动驾驶重卡,而Nuro也在去年宣布并购卡车自动驾驶初创公司Ike。除了自动驾驶服务商外,部分主机厂商也早已在自动驾驶卡车赛道布局。2019年,戴姆勒卡车公司收购了无人驾驶卡车方案公司Torc Robotics的多数股权,随后成立了无人驾驶技术集团。今年3月份,戴姆勒明确表示,将无人驾驶的重点从乘用车转向卡车。

Waymo在今年6月份宣布了一轮25亿美元的投资,并表示这笔投资将用于推进其自动驾驶技术和团队发展。而Aurora今年7月份时其在官网发布声明,已与一家SPAC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将在近期以SPAC的方式完成上市。 在图森未来上市之后,其在国内的对手发展速度显然都在加快。

以嬴彻 科技 为例,在8月2日,嬴彻 科技 宣布其获得了总额为2.7亿美元的B轮融资。此轮融资将主要用于研发等领域,嬴彻 科技 将对其全栈自研的卡车自动驾驶系统“轩辕”进一步加大投入, 并加速电动化领域的布局。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11月,嬴彻 科技 刚获得了1.2亿美元的A+轮融资。此时距离上一轮融资,刚刚过去8个月。

而智加 科技 在5月表示已与特殊目的收购公司 (SPAC) Hennessy Capital Investment Corp. V 签订合并协议,合并完成后,智加 科技 将使用股票代码“PLAV”于今年第三季度在纽交所挂牌交易。根据交易条款,合并后,智加 科技 市值约33亿美元,并将获得约5亿美元的新融资,其中约1.5亿美元来自BlackRock、D. E. Shaw等基金投资人,约3.45亿美元来自HCIC V

在自动驾驶第一股被图森未来获得以后,对量产第一辆自动驾驶卡车的争夺在暗中进行。

自2019年起,嬴彻 科技 与中国重汽、东风商用车等联合开发自动驾驶重卡的量产车型。根据该公司此前介绍,这两款产品将是“全球最早”的量产型自动驾驶重卡,两款车都搭载了嬴彻全栈自研自动驾驶系统“嬴彻轩辕”,并计划于今年年底量产下线。

不过,早在今年4月,中国一汽旗下的解放 汽车 就已发布了其与智加 科技 合作自动驾驶重卡——J7卡车。官方表示这是一款具备L3级自动驾驶功能的重卡。对此,嬴彻 科技 强调器产品是“全球首台具备全冗余L3级自动驾驶能力的卡车”。尽管竞争对手们对于“第一款”定语不同,业内也还有争议,但毫无疑问的是,在商用车自动驾驶领域,量产的竞争已经开始打响。

03

走出“故事”阶段:技术落地难

从商业车自动驾驶来看,他们虽然在具体方式上有不一样之处,但基本都是“技术+运营”的模式下的变种。图森未来的主战场在美国,它与美国速运和一些大型货运公司合作买车,而自己也做运营,在路线上采用L4级自动驾驶;而嬴彻 科技 则背靠股东G7公司,母公司可以通过金融租赁的方式为嬴彻 科技 提供车辆运营和网络运营的帮助。所以嬴彻 科技 建立目前三家公司中最庞大的自营车辆队伍。它的目标是在未来建立5-10万台的运力。

嬴彻 科技 创始人马喆人对明镜pro表示,不仅研发技术,而且同时布局运营,是考虑到了技术最终是要产生价值才有意义。而智加 科技 的具体路径又稍微有一点不同,其则主要依托满帮集团的网络,选择和满帮一起做运营,这家公司目前的目前核心定位为技术服务商,不做运营。它的逻辑很明确,要做运营得先买车,这对于初创公司或者互联网创业者而言,资本要求太高了,也太重了。

但是满帮和智加 科技 已经签署了在“商业化运营、车辆销售和L4无人驾驶技术研发”上的深度合作,所以未来还可能有更多想象的空间。但做不做运营可能会成为一个纠结的问题,如果做成了车队,那么资产由过重,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来看不是好消息;但是另一方面车队带来的数据和场景测试,包括对物流的环节的完全掌控是有价值的。但要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过多的介入货运市场的其他环节,会引发物流公司等抵触。

卡车自动化落地的另一个问题是成本短期内无法下降。据咨询公司统计,目前全球卡车货运市场供需严重不平衡,且将于未来进一步割裂,目前人力成本已占卡车货运成本40%以上,第二成本为油费,自动驾驶能节约卡车货运成本50%左右。当年各家的解决方案来看,成本都还比较高。比如目前图森的解决方案硬件成本较高,为9万美元左右;但据图森估算,其L4卡车为物流公司节约的人力成本一年高达9.5万美元,增量硬件成本当年即可回本。

不过,核算来看,L3的传感器成本在8-10万左右,车主可以在2年内就把这些成本节省下来。比如解放J7,省油10%,预计一年半收回L3成本。一般来说,通过辅助驾驶,车辆每年的油耗可以节省2-3万左右,也减少了车损,增长了整个卡车的生命周期,同时也降轻了司机和车辆管理成本,综合下来2年就可以覆盖L3传感器的成本。但是,这只是理想状态的结果,如果商业落地不及预期或者说是技术的整套生产规模没做扩大,成本是很难下降的。

除此之外,不管是那一家其实在技术上都是无法判断未来的,且技术的实现是不可预测的。目前,主流技术路线可以按照硬件传感器层面划分为纯视觉路线(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和激光雷达路线两类。这种路线上的分歧在商用车上也很明显。

目前图森 科技 直接进入L4级的开发,其采用的是视觉方案,原因是激光雷达成本过高,而视觉系是低成本、可商业化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嬴彻 科技 则是融合了立体视觉和低成本激光雷达,现阶段是L3自动驾驶。还有就是测距问题,卡车自动驾驶与乘用车的主要差别是测距问题。目前,图森的官方数据是1600米,而赢彻是1000米,智加 科技 也说自己是1600米,但这些数据是否可靠仍存疑。

在感知环节中,激光雷达、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三项主要传感器的感知距离都在300米以内,而谷歌旗下的Waymo一向被视为无人驾驶界的技术领头羊,其所能实现的感知距离也仅为300米左右。在商用车自动驾驶领域,尽管概念火热但是技术如何落地将是关键问题。招银国际认为,自动驾驶细分领域将遵循以下落地时间线顺序:

L2.5级(L2)别自动驾驶> Robotruck封闭场景L4 > 开放场景L3级别自动驾驶乘用车及L3级别Robotruck干线物流> 特定区域L4级别Robotaxi > L4级Robotruck端到端物流> 全场景L4 > 全场景L5。但这仅作为一家之言。“封闭场景的实现相对容易很多,这也是外界看好商用车的原因,而干线物流潜力很大但落地难度也很大。”一位分析人士指出。

自动驾驶公司排名国内

自动驾驶公司在国内排名靠前的有:驭势科技、滴滴、腾讯、文远知行、蘑菇车联、阿里等。

1、驭势科技

驭势科技是专注于无人驾驶研发的公司,其子公司有RoboTaxi、无人公交等。驭势科技与上汽通用五菱、一汽物流等开展了合作,并获得了博世、国开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的战略投资。在无人驾驶领域,驭势科技具备较高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2、滴滴

滴滴是无人出租车最大潜力股,在2017年成立美国研究院,专注于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滴滴的自动驾驶团队规模超过100人,并在加州获得自动驾驶路测牌照。滴滴还拥有超过5000万的注册车主和4亿+乘客,每天海量的车辆运行数据,是研发自动驾驶最好的养料。

3、腾讯

腾讯是中国领先的科技公司之一,也是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先者之一。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腾讯一直保持着低调和持续的技术创新。腾讯的自动驾驶技术以其高精度、安全可靠、智能高效的特性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

4、文远知行

文远知行是中国领先的L4级自动驾驶技术公司,拥有全球领先L4级自动驾驶技术。其拥有多个激光雷达和摄像头,覆盖了广州、深圳等城市的核心区域。截至2020年,文远知行无人驾驶出租车已服务超过60000人次,五次事故责任事故较少。文远知行在无人驾驶技术上的领先优势和市场认可,使其在自动驾驶公司排名中位列国内前列。

5、蘑菇车联

蘑菇车联是国内领先的无人驾驶技术提供商,以车路协同为主,在上海、北京、江苏、河南、湖南等多个城市省市地测试及运营。它是一家专注于无人驾驶技术研发和运营服务提供商。

6、阿里

阿里是自动驾驶公司中的一家,是该领域的前沿公司之一。虽然入局较晚,但在人工智能方向的人才池深度下,阿里取得了一些突破。例如,他们在自动驾驶技术中采用了深度学习算法,并在车路协同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此外,阿里还专注于开发无人配送车辆,并在物流无人车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文远知行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蘑菇车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Waymo首轮22.5亿美元融资背后的四大看点

[?亿欧导读?]?2020年3月3日,?Waymo获得首轮22.5亿美金的融资,折合约156亿人民币。这也是Waymo在自动驾驶领域投入10年来的首次融资。此次融资后,中国自动驾驶公司与Waymo的博弈将更加激烈。

Waymo首次外部投资主要由Silver?Lake(银湖资本),加拿大退休金计划投资委员会和阿布扎比的主权财富基金Mubalada牵头,其他投资者包括汽车零部件供应商Magna?International(麦格纳)和Andreessen?Horowitz,以及汽车零售巨头AutoNation,当然还有谷歌母公司Alphabet?。

这笔新的投资将用于招募员工、技术开发和全球运营。受美联储降息及Waymo此次融资事件影响,谷歌股价单日振幅达4.78%,盘后市值9547.16亿美元。

2020年3月2日谷歌市值(美东时间)

Waymo首席执行官John?Krafcik?还宣布银湖和加拿大养老基金将进入公司董事会。虽然Waymo获得了第一轮融资,但是谷歌并没有对外公布融资后的公司估值。但就从首轮融资金额来看,Waymo当前的估值大概率会超过2019年摩根士丹利对其1050亿美元的估值。

亿欧认为,Waymo拿下此轮大额融资,最主要的原因Waymo的变现已经开始。

与拼车相比,自动驾驶出租的成本优势十分明显。这是技术/资本密集型业务模型替代劳动密集型模型的经典案例。当前自动驾驶出租每次7英里的旅行价格约为8.75美元,仅是如今Uber、滴滴等出行公司价格的一半,因此ARS可以迅速占领市场份额。

据Seeking?Alpha预测,2021年美国将有30,000辆自动驾驶服务车辆,基于每天有50次付费旅行,每次旅行约8.75美元,一年运营350天,按照这个估值模型来看每辆ARS车辆每年预计可产生约150,000美元的收入,美国整个ARS市场将产生超过45亿美元的收入。

美国ARS市场预测

而随着自动驾驶汽车产能的不断提高以及可行驶的里程迅速增长,到2025年第一阶段结束时,美国将使用约75万辆自动驾驶汽车在美国行驶里程的2%提供ARS服务,产生近1000亿美元的收入。此时ARS将严重蚕食拼车市场,这也是为什么Uber、滴滴要想生存必须进入自动驾驶的原因。目前来看,Waymo已然占据了先发优势,商业化运营在所有自动驾驶公司中遥遥领先,此次拿到高额融资也毫不意外。

基于以上,亿欧对于此轮融资有以下四大看点。

一、Waymo两大场景:自动驾驶+货运配送

截至目前,Waymo?Driver已在25个城市的公共道路上行驶了2000万英里,并在模拟中行驶了100亿英里,在自动驾驶领域遥遥领先,即使是排名第二的通用Cruise都难以望其项背。

Waymo两大场景:自动驾驶+货运配送

Waymo的自动驾驶出租业务不用多说,是全球公认的领导者。Waymo?One是世界上第一个公共自动驾驶乘车服务应用,为亚利桑那州的数千名客户提供服务,并且已经在比旧金山更大的高速混合使用市场上提供了数千种完全无人驾驶的服务。

Waymo?One现在共有600多辆车供用户使用,但谷歌没有透露服务过的乘客总数量。Waymo在2019年12月透露,每月有超过1500人使用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自2017年推出该计划以来,其总行程已超过10万人次。

值得注意的是Waymo正式宣布了货运相关计划,将开始在美国两个州道路上测试自动驾驶卡车——Waymo?Via。

如果说此前的中国自动驾驶公司还可以避其在自动驾驶出租的锋芒,那么现在已经必不可免的开始了全线竞争。国内专注于货运自动驾驶出租的公司如图森未来、嬴彻科技、白犀牛等公司的生存环境将变的更为严峻。

图森未来(TuSimple)当前在美国的自动驾驶货运测试主要在亚利桑那和德州,2019年?5?月图森宣布与美国邮政(UPS)达成合作,为其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邮政服务中心和德克萨斯州达拉斯配送中心之间超过?1600?公里的运输线路上提供货运服务。

自2017年以来,Waymo一直在学习如何驾驶大型8类卡车,目前正在加利福尼亚和亚利桑那州测试其卡车车队,不久之后将扩展到德克萨斯州和新墨西哥州。此外Waymo还将扩展Waymo驱动程序,以帮助在城镇中进行本地交付。

Waymo?Via

二、全球首家L4自动驾驶汽车的工厂完成首批交付

自Waymo在2019年4月宣布,将与麦格纳及美国车桥制造公司(American?Axle&Manufacturing)合作,在密歇根州的底特律建造世界上第一家大规模生产L4自动驾驶汽车的工厂以来,Waymo目前已经交付了首批集成了第五代硬件,具有全新,更强大计算能力和感知能力的汽车(电动汽车和8类卡车)。这标志着Waymo的自动驾驶车辆已实现了初步量产,将进一步推动Waymo的商业化部署能力。

Waymo准备在未来几个月大幅扩大其业务规模。其车队将新增62000辆克莱斯勒Pacifica汽车,并与捷豹路虎签署协议,到2020年为其系统配备20000辆捷豹I-Pace电动SUV。

三、激光雷达成本下降一半,性能“无与伦比”

当前自动驾驶最重要的一个硬件设备就是激光雷达。Waymo在2011年就开始对激光雷达进行的长周期、短效益的研发之路终于得到回报。当大多自动驾驶公司受激光雷达成本制约时,Waymo内部研发的激光雷达已经将成本大幅降低,并在2019年3月将其单独作为一个业务分支。

2020年3月4日,Waymo官方发布了其第五代Waymo?Drive,重新设计了自动驾驶系统的硬件传感器套装,比如激光雷达、摄像头和雷达,并简化了设计和制造过程。不仅成本只有上一代的一半,而且作为Waymo?Driver最强大的传感器之一,还可以绘制周围环境的3D,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像雷达系统自动驾驶,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分辨率,范围和视野,可立即看到整个场景。

第五代Waymo?Drive

传统的汽车雷达能够跟踪移动的物体,而Waymo的新型成像雷达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增强的信号处理能力,可以更好地检测和跟踪正在移动,几乎不移动或停止的物体。

目前Waymo已经制造了第一批新一代传感器并将其集成到了Jaguar?I-PACE平台上,并已经完成了全面的模块级和系统级测试,以确保下一代硬件可以承受各种道路(从暴风雨天气,盐雾路面到极端高温和尘土飞扬)?。

员工数量翻番

2019年Waymo的员工结构中,有大约三分之二的员工都是工程技术人员,这反映了该公司注重研发的性质。相比之下,其他部门的规模普遍较小。

2019年Waymo员工结构

The?Information近日的一份报告显示,Waymo的员工数量在2019年几乎翻了一番,从950人增加到1500人。

而从Waymo官网当前的岗位需求来看,软件工程的岗位需求远远超过其他岗位需求,这也说明Waymo在第五代自动驾驶系统上投入了更多的人力成本,Waymo依旧是一家完全以技术人才为主的“创业公司”。

2020年Waymo招聘需求

结语

目前看来,国内外自动驾驶已经开始下一轮热潮,此时Waymo也与其他地区的自动驾驶企业拉开了全面竞争。

借业内一位人士的评价:“现在只有一个问题,中国自动驾驶公司还有无机会像当年的滴滴和Uber掰手腕,和Waymo大战几个回合?”

机遇很大,挑战更大。在此之时,国内的自动驾驶企业应该不止于抱团取暖,而是应该变未共进退的合作伙伴,这才有可能在这场博弈中增添几分胜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滴滴自动驾驶独立后迎首轮融资!3亿美元,软银领投

车东西3月24日消息,据外媒The?Information报道,软银即将敲定一笔新的投资,牵头向滴滴自动驾驶子公司投资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亿元)。这将是软银砸向滴滴的第四笔融资,考虑到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对软银与滴滴两家公司的影响,这笔投资无疑是雪中送炭。

▲外媒报道软银或将投资滴滴

据了解,疫情导致的全球经济放缓已经开始对软银集团产生影响,尽管软银目前仍然募集了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4亿元)用于投资初创科技公司,但其支持的出行公司Uber与连锁酒店OYO都受到了经济下滑的影响,此前投资的共享办公公司WeWork困境加剧。

这些情况将对软银产生实质性的资金压力,同时也会影响其下一步的资本募集。但即便是这样,软银也仍然决定要向其一直坚定支持的滴滴继续追加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亿元)投资。

这笔投资将有可能减轻滴滴当下面临的压力,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滴滴的核心乘车业务受到打击,订单量已降至通常情况的1/5,而滴滴的自动驾驶子公司在疫情期间也难以进行路测与常规的开发工作。

如此境地之下,滴滴常规业务大幅下滑,自动驾驶业务又面临不断投入(仍需保持最低限度的运营,员工工资发放),却没有技术成果产出的局面,情况相当不乐观。

此时,软银投向滴滴自动驾驶子公司的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亿元)无疑是扶了滴滴自动驾驶一把,The?Information表示,在这笔投资之后,软银已是滴滴的最大支持者。

不过,从开年以来,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Waymo、中国自动驾驶初创公司Pony.ai等自动驾驶公司先后获得了数亿美元的融资,加上此番滴滴自动驾驶即将获得软银集团领投的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亿元)融资,自动驾驶领域的资本正在朝着头部玩家集中,加速技术的量产落地。

一、软银将领投滴滴3亿美元?双方都是落难兄弟

据The?Information报道,自去年8月,滴滴自动驾驶部门分拆以来,滴滴一直在与软银进行沟通,希望从软银集团获得新的融资。

此次外媒消息传出,可以视作是软银对滴滴出行融资需求的回应。但需要注意的是,与软银此前对滴滴动辄数十亿美元的投资相比,此次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亿元)的融资体量小了不少,原因恐怕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软银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孙正义

据悉,软银在本周一宣布,将出售4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02亿元)的资产,以减轻自身的债务负担,并为股票的回购提供资金。

而其此前支持的出行公司Uber、连锁酒店OYO都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出现了业务的下滑。

之前软银投资的Wework,在去年IPO失败,估值大幅下滑,致使软银股价单日下挫12%。近日,该公司又炮轰软银不按承诺收购该公司员工股票,软银表示可能会退出对WeWork的股票收购计划。

这些投资上的失利,对软银集团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但即便如此,软银也依然筹集了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4亿元),用于投资初创科技公司。此次投资滴滴自动驾驶的资金,就是这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4亿元)中的一部分。

据了解,滴滴在2020年1月~2月的核心业务——出行乘车业务也收到了打击。据消息人士透露,滴滴在过去两个月的订单量已经下降至常规水平的1/5,而滴滴的共享单车业务也同步受到了影响。

不过近几周,由于国内疫情管控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各大城市开始复工,滴滴的出行乘车业务与共享单车业务的订单量也有所回升。

但软银投向滴滴的这笔钱,恐怕不会被用于救济常规的出行乘车业务与共享单车业务,主要还是为了给滴滴自动驾驶输血。

▲滴滴自动驾驶出租车

自2019年以来,投向自动驾驶领域的资金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减少,涌向自动驾驶领域的资本越发理性,主要朝着头部公司集中。

在去年,仅有福特支持的Argo.AI、通用旗下的Cruise、出行公司Uber的自动驾驶业务获得了10亿美元以上(约合人民币71亿元以上)的融资。

而在2020年的前两个月,也仅有自动驾驶产业一哥Waymo筹得了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2亿元)的融资。

去年夏天刚刚实现分拆的滴滴自动驾驶想要获得融资显然并不容易,滴滴也指出,其自动驾驶子公司在5年之内不会形成正向现金流,如此长周期的投资回报让投资者望而却步。

而光靠滴滴出行为其自动驾驶子公司输血显然并不现实,因此,滴滴才会一直与其最大的支持者软银进行协商。但无奈双方皆为“落难兄弟”,软银能向滴滴投出一笔亿元级的投资,已经是仁至义尽。

二、软银大手笔布局自动驾驶产业链?滴滴是其最后一环

软银之所以在自身如此“拮据”的情况下,仍要对滴滴自动驾驶子公司进行投资,当然不光是为了双方的“情谊”,软银在自动驾驶领域软硬件的布局已经形成了一条产业链,但却还缺最后一环——商业化落地。

软银在自动驾驶领域最知名的投资莫过于砸向通用Cruise的2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9.3亿元)。

但其实在自动驾驶领域,软银的投资布局从硬件方面的自动驾驶芯片、传感器,到软件方面的高精度地图、自动驾驶算法和V2X车联网技术均有涉及。

在自动驾驶芯片方面,软银选择了收购ARM与入股英伟达,不过2018年底英伟达股价大幅下跌使软银损失了1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5.6亿元),软银当即选择放弃英伟达。

对此,软银掌门人孙正义表示:“软银是一家投资公司,而非运营公司。”失去了英伟达,软银还拥有ARM这一可靠的芯片公司。

▲软银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孙正义

有分析指出,ARM可为软银提供可靠且先进的自动驾驶芯片,且其能耗较低,在自动驾驶汽车上具备非常大的优势。

而在传感器方面,软银投资了以色列激光雷达公司Innoviz与摄像头公司Light。

在软件方面,软银主要关注高精度地图、自动驾驶算法与车联网技术。

2017年,软银愿景基金向高精度地图公司Mapbox投资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3亿元),如今,Mapbox每天收集到的匿名传感器行驶数据超过2亿英里。

而在自动驾驶算法方面,软银分别向两家自动驾驶算法公司Nauto、Brain?Crop投资了1.5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9亿元)与1.14美元(约合人民币7.8亿元)。

至于车联网方面,此前曾传出软银将与日本车企本田共同进行5G车联网的研究,致力于开发5G车载通信天线,不过此后并没有出资消息传出。

除此之外,软银还出资5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18亿元),与前丰田工程师共同成立了SB?Drive公司,研发方向为自动驾驶公交车,据其官网消息,该公司的自动驾驶公交车已在日本鸟取县八头町进行了自动驾驶公交的试运营。

在出行方面,软银更是大手笔地投资了Uber、滴滴、Grab(东南亚出行服务公司)、Ola(印度出行服务公司),出行服务覆盖了欧美、中国、东南亚、南亚等多个市场。

对软银而言,从自动驾驶的底层技术,各类基础设施,再到出行公司,看似已经全部布局完成。

但实际上,软银此时尚且缺少能让自身投资的自动驾驶产业链大规模落地的契机,而滴滴在去年夏天分拆的自动驾驶子公司让软银看到了希望。

滴滴出行作为目前中国最大的出行服务公司,其用户数量早已过亿,在这一基础上,滴滴利用广泛的道路数据进行自动驾驶研究不仅十分高效。同时,其落地场景也有了保障,且一旦技术成熟,就会是十分大范围的落地。

据了解,滴滴自动驾驶子公司CEO目前由滴滴CTO张博出任,原顺为基金执行董事孟醒出任COO,贾兆寅和郑建强分别担任美国研发团队和中国研发团队的负责人,三人工作均向张博汇报。

▲滴滴出行CTO兼新公司CEO张博

在去年8月,车东西曾向滴滴自动驾驶子公司询问其自动驾驶业务的具体进展,据了解,滴滴目前已经拥有40+辆自动驾驶测试车。此前,其CTO张博在接受车东西采访时也透露,滴滴自动驾驶业务由其亲自带队,已经在中国与美国的四座城市开展了自动驾驶的路测,并已拿到了美国加州的自动驾驶路测牌照。

在自动驾驶业务团队方面,滴滴已全面构建高精地图、感知、行为预测、规划与控制、基础设施与仿真、数据标注、问题诊断、车辆改装、云控与车联网、车路协同、信息安全等多个专业团队。目前团队在中美多地开展研发、测试,规模超200人。

而在产业方面,滴滴自动驾驶子公司已经与北汽新能源、国能汽车、车和家等20余家整车厂以及相关的上下游公司逐步深化合作关系。

据张博此前透露,滴滴的自动驾驶业务将开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车厂把车造出来,然后将车辆一键投入到滴滴的平台中,在每一单订单中让车厂分成。在滴滴自动驾驶子公司的未来业务模式中,这样的商业模式很可能得到落实。

如此来看,滴滴在自动驾驶业务上的技术思路与商业化思路都已十分完善,也难怪软银会将滴滴选作自身自动驾驶布局的关键一环,选择在此时向滴滴自动驾驶投入亿美元级别的资金。

从大的产业层面来看,这也是自动驾驶领域资本逐渐朝头部玩家集中,加速技术量产落地的表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