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省份10月CPI出炉:28地CPI涨幅收窄8地重回“1时代”

2.“报复性消费”会来到吗?

31省份10月CPI出炉:28地CPI涨幅收窄8地重回“1时代”

中泰国际期货_中泰宏观察国际油价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31省份2022年10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中新经纬梳理发现,10月,28省份CPI同比涨幅低于上月。其中,新疆最高为涨3.6%,海南最低涨1.0%。

28地CPI涨幅收窄

8地重回“1时代”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10月,全国CPI环比上涨0.1%,同比上涨2.1%。同比涨幅较9月明显回落,且连续第4个月低于市场预期。

中新经纬梳理发现,31省份10月CPI同比均为上涨,涨幅高于或低于全国水平的省份均为12个,9月份为10和16个。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仅有新疆和西藏涨幅高于9月,云南与上月持平,28省份CPI同比涨幅低于上月,上月则有28省份涨幅拉升。

具体来看,新疆、湖北、四川、重庆、云南、江苏、江西、西藏、青海、宁夏、贵州、湖南等12省份涨幅高于全国水平,其中“3”时代省份仅有新疆,上月则达到7个;辽宁、黑龙江、安徽、福建、河南、广西、甘肃涨幅与全国水平持平;山西、内蒙古、浙江、广东、吉林、山东、上海、陕西、天津、河北、北京、海南等12省份涨幅低于全国水平,其中,海南等8省份重回“1时代”。

另外,从增减幅来看,新疆居首,达到0.5个百分点,海南降幅最大为1.7个百分点。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10月CPI同比较快下行,除上年同期基数抬高外,主要源于当月蔬菜价格下跌,抵消了猪肉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拉低食品CPI涨幅;与此同时,前期国际油价下行也带动国内成品油价格环比走低,同比涨幅收窄。此外,核心CPI同比继续处于1.0%以下的低位,显示当前整体物价形势稳定。

未来CPI怎么走?

11月以来,猪肉价格上涨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机构普遍预测11月CPI同比增幅仍有回调空调。

关于猪肉价格,浙商证券(601878)研究所农林牧渔首席分析师孟维肖近日对中新经纬表示,11月份猪价会有明显回调。主要原因是短期二次育肥出栏有所增加,且当前离传统的腌腊、灌肠等猪肉需求旺季尚有时日,猪价持续上涨的支撑力度弱。

“随着12月份消费旺季来临,屠宰企业开工率明显提升,猪价应该会维持高位震荡行情。同时也要关注进口冻肉的量。”孟维肖解释称。

西部证券宏观报告称,受疫情影响,消费可能仍然面临一定下行压力。从高频数据看,11月以来农产品(000061)价格继续回落,年内CPI可能维持低位。

王青表示,在猪肉价格基本见顶、蔬菜价格同比降幅扩大,以及消费偏弱会继续抑制核心CPI涨幅的前景下,11月CPI同比或进一步降至1.8%左右,四季度物价保持稳定已没有悬念。

中银证券宏观研究团队预计,11月在基数效应影响下,CPI同比增速仍有下降空间,但自12月开始CPI同比增速将出现明显上行。

据红塔证券(601236)分析师杨欣判断,10月CPI回落标志着9月CPI可能是全年高点,猪价可能还会上涨,但政策引导下预计上涨曲线温和,年内通胀压力将保持在相对低位。

中泰宏观陈兴团队表示,在频繁抛储干预下,11月以来猪价涨幅已明显放缓,菜果价格延续回落,预计年内CPI同比可能不会再向上突破,11月CPI环比增速有转负可能,同比增速在高基数下回落,或跌破2%。展望明年,CPI同比增速高点在一季度,但恐难突破3%。

“报复性消费”会来到吗?

有人预期,疫情过后,消费行业会迎来一波报复性反弹;有人预期,这种反弹将是短暂、微弱的,并不足以支撑起消费本应对GDP的贡献。

如何提振消费,稳定信心,是疫情平稳期千头万绪的工作中一个较为显著的问题,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19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7.8%。考虑到消费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未来或有望迎来更多提振消费的财政、金融政策。

消费复苏节奏如何?

海外欧美多个国家和地区疫情持续扩散,原油市场、美股和多个主要市场股价暴跌,国内还处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平衡期,在此背景下,国内的消费市场复苏会以怎样的节奏展开?

从供给端来看,餐饮、 旅游 行业等零售消费行业经历了一轮硬核的被动“去产能”。

中泰宏观研究团队日前发布的研报中,基于投入产出表的测算显示, 旅游 受损最严重,1季度收入下降或为1.2万亿,占全年 旅游 收入的近2成。餐饮零售收入下降9600亿、交通运输1400亿、**100亿。并且,消费收入减少还会对其他行业产生间接影响,该团队利用投入产出表对此进行估计。 旅游 收入下降将造成其他行业收入下降约5500亿,餐饮零售为3200亿、交通运输为820亿、**为60亿。“2019年我国4.7万亿的餐饮收入中有15.5%来自于春节期间,即使疫情过去,春节期已不再,餐饮业损失恐难恢复。”

但从需求端来看,疫情过后,餐饮等行业也将最快迎来复苏。

据企鹅智库近期发布的《全国网民消费影响调研报告》,疫情期间,居民线下消费需求被压制,疫情结束后,消费信心回弹,疫情期间减少的线下消费活动,居民均有不同程度的补偿性消费。在疫情期减少外出就餐的网民中,65.9%的网民表示疫情结束后,将会外出就餐,餐饮业在疫情结束后预计会迎来比较明显的补偿性增长。购物、美容美发、**院消费也有较大的重新消费需求。

宜信首席经济学家李琳博士认为,随着3月份和4月初湖北以外地区的全面返工复产,经济活动逐步恢复正常化,二季度消费将在一季度极低的水平上反弹,消费增长二季度或会显著提升。二季度的消费提升部分也是得益于疫情之后的补偿性消费需求,比如,今年前2个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和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均下降40%等,这些在一季度被疫情抑制的消费需求,有望在二季度得到释放,并带动相关的如家电、家具、装修等消费。三、四季度的消费增速可能又将较二季度逐步放缓,回归到中国消费增长的长期趋势水平上来。

3月份开始,快递物流行业人员复工明显加速,线上消费复苏的步伐明显快于线下。可供参考的一个表现是,阿里发布“38大促”成绩显示,其大快消行业同比去年38大促的增幅超过2019年双十一和双十二的增幅,去年双十一天猫整体成交额的同比增幅是25.7%。

消费能力与信心是否同步恢复?

按照人力 社会 保障部此前的提法,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由于企业规模和技术能力等限制,中小微企业普遍处于制造业、服务业的产业链下游,在本次疫情中受到的冲击尤为严重,依附于中小微企业的大量城镇劳动人口,收入与就业面临的险峻形势,是否还能支撑起足够的消费能力与信心?

据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近日发布的《诊断疫情对微弱经济体金融 健康 的影响与政策建议报告》,在其调研中,流动资产可维持生活的时间在3个月以内的工薪阶层占比为47%,六个月以上的有45%,4-6个月的为8%。“流动资产与月支出比例”指标,各职业类别评分均值都在2分以下。

但这份报告中也展示了一个积极正面的指标,有三成工薪阶层较为乐观,认为依然能够维持现有生活水平。三成可能降低生活水平,但不会失业。仅14%的工薪阶层认为,一旦失业只能退出劳动力市场。“对家庭未来财务的信心”指标中,49%的人在6分以上,工薪阶层悲观情绪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

更需要考虑的是,我国居民虽然储蓄率较高,但负债结构失衡的情况由来已久,住房按揭的偿还压力,对潜在消费力的挤出效应,或在经济下行期更为凸显:央行公布的数据中,今年前两个月住户部门增加2209亿元,其中,短期减少5653亿元,中长期增加7862亿元。

另外,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2%,其中食品价格上涨较多。食品是居民消费中的“刚需”,食品价格的走高,也会压抑其他非必要消费的支出。

李琳认为,年初以来,油价显著下跌,预期将带动国内工业品价格回落,未来PPI同比通缩幅度将进一步加深。非食品、食品CPI同比增速到年底将大幅下降, 总的来说,接下来一段时间,我们预期通胀下行,由于去年底的高基数原因,年底CPI或面临通缩的压力。通胀环境对居民消费影响较为负面。

消费心理方面,疫情使更多人增强了抗风险意识,对流动资金的重要性有更深的体会,消费趋于理性。融360维度出品的《疫情期间大众消费信心调查》显示,超6成受访者表示会更加趋于理性消费,仅有11%表示将扩大消费。大众会在今后长期生活中减少的消费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是 旅游 消费、线下 消费、宠物相关消费、礼品消费、配饰消费,受访者选择比例分别为31.39%、28.48%、20.71%、20.39%、19.74%。

收入不确定性增大,房贷支出每月不变,再加上物价上涨趋势仍在持续,留给“报复性”消费的空间还有多大?目前还没有人能给出准确的答案,而不确定性本身带来的不安,已足够辐射到实际的经济活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