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环保的议论文 有冒有!

2.通州区的人口

关于环保的议论文 有冒有!

南通好点的粮油厂-南通粮食食用油价格

工业污染防治和城市环境

综合整治

中国政府把工业污染防治作为环 境保护工作的重点,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工业污染防治取得了较大进展。

——实现工业污染防治的战略转变。70年代,中国的工业污 染防治主要集中在点源治理上。进入80年代,中国通过调整不合理的工业布局、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结合技术改造,强化环境 管理等政策和措施,对工业污染进行综合防治。到90年代,中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转变传统的发展战略,推行清洁生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工业污染防治的指导思想上确立“三个转 变”,即:在污染防治基本战略上,从侧重污染的末端治理逐步转变为工业生产全过程控制;在污染物排放控制上,由重浓度控 制转变为浓度与总量控制相结合;在污染治理方式上,由重分散的点源治理转变为集中控制与分散治理相结合。

——工业污染防治的政策法规体系初步形成。为有效地防治 工业污染,中国政府制定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三大环境保护 政策,以及资源综合利用政策、结合技术改造防治工业污染政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政策、环保技术政策、环保产业政策等。在 颁布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中,也对工业污染防治作出了明确规定。各级地方政府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地方性的工业污染 防治政策。

——企业环境监督管理得到加强。中国政府通过推行环境影 响评价和“三同时”(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的设施与生产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制度,对控制新污染源起 到了显著作用。全国县以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率和“三同时”执行率分别达到60.8%和87.3%。到1995年底,全国开展排污申报登 记的城市有480个,企业7.7万家;发放排污许可证的城市有240 个,企业1.4万家,发证1.6万份。1979年以来,全国共征收排污 费247亿元。

——工业污染防治措施逐步完善。一是通过调整产业结构、 产品结构和结合技术改造,推行清洁生产,完成了一大批污染治理项目。化工、冶金、轻工、机械、电力、建材等行业积极推行清洁 生产,加速技术改造,强制淘汰了一大批污染重、能耗物耗高的设备和产品,使工业生产连年增长,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效 益逐年提高。吉林化学工业公司是一个老企业,多年来,他们依靠科技进步,对资源浪费严重、排污量大的生产装置进行技术改 造,从根本上解决了多种化学品的污染。二是结合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区域改建,关闭、搬迁、治理了一批污染严重的企业,使 部分地区的污染趋势得到缓解。北京市关闭了污染严重的首钢特钢南厂,消除了市区一大污染源。上海市加强苏州河、黄浦江上 游和重点城区的污染防治,使部分城区的污染得到了治理。三是加大了污染限期治理的力度。从1978年起,国家下达的两批367 项限期治理项目及地方政府安排的22万项限期治理项目已经基本完成。四是污染防治向区域和流域综合整治发展。从80年代后期 起,中国政府分别对本溪市、包头市大气污染,白洋淀、淮河流域水污染等区域和流域进行综合整治。1995年中国政府颁布了《淮河流 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正在按计划积极推进。五是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提高废气、废水、废渣“三废”处理能力和综合利用率。“八五”期间(1991—1995年),中国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1990年的5.3吨标准煤下降到1995年的3.94吨标准煤,累计节约和少用3.58亿吨标准煤,年节能率为5.8% 。1995年,全国县以上工 业企业废水处理率76.8%,燃料燃烧废气消烟除尘率88.2%,生产工艺废气净化处理率68. 9%,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43.0%,工业“三废”综合利用产 值190亿元。太原钢铁公司退休工人李双良,从1983年起带领20多名老工人用了10年时间将一座巨大的渣山削为平地,解决了太原钢铁公司长期以来危害一方的重污染源,使废钢渣得到了综合利用,仅回收废钢铁就达90万吨,创造价值1.6亿元。

中国是一个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全国烟尘排放量的70%、 二氧化硫排放量的90%都来自于燃煤,使得工业和人口集中的城市产生了比较严重的大气污染,有些地区和城市还产生了酸雨并呈发展 趋势。中国政府已经采取发展洁净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和征收二氧化硫排污费等政策措施来控制酸雨。中国酸雨问题专家经过 多年的研究证明,中国内地排放形成酸雨的污染物主要在境内输送,酸雨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及四川盆地。

中国同其他的发展中国家一样,无论是现在还是到本世纪末, 人均能源消费水平和二氧化碳排放量都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根据《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国没有限制二氧化碳排放的具体义务,但本 着对保护全球气候负责的态度,采取了节约能源与发展能源工业并重的方针,努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积极调整能源结构,大力 发展水电,适当发展核电,加强地热、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等新能源的研究与开发,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翻了两番,污染物排放的 增长速度明显低于经济增长速度,部分地区和城市的一些环境质量指标基本保持稳定,有的还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但是,中 国工业化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现代化管理水平不高,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比较落后,因 此,防治工业污染仍是中国环境保护的一项艰巨任务。

中国政府历来把城市作为环 境保护工作的一个重点。10多年来,中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19 80年全国城镇人口为19140万人,1995年达到35171万人;1980年 全国设市城市223个,1995年增至640个;城市化水平由1980年的 19.39%提高到1995年的28.85%。同其他国家一样,中国在城市 化进程中也产生了环境污染问题,对此,中国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控制,努力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城市功能布局。到1995年底, 中国640个设市城市都编制了城市总体规划,31559个建制镇也编制了总体规划。依据《城市规划法》,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 把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等环境保护内容纳入城市总体规划。许多城市根据总体规划的要求,在老区改 造和新区开发中,按照城市功能分区,调整工业布局,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力度,改变工厂和居民混杂状况,从生产和生活两个方 面控制城市环境污染,建成一大批布局合理、社会服务功能齐全的住宅小区。中国确定了52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公布了99座国 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予以重点保护。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污染防治能力。目前,全国城 市居民用气普及率68.4%,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20%,城市垃圾粪便无害化率45.4%,城市建成区 的绿化覆盖率23.8%。在1994年,北京市投资151.3亿元用于城 市基础设施建设,其中50多亿元用于环境治理设施建设,先后建成了日处理50万吨的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大型的大屯垃圾转运站 和阿苏卫垃圾卫生填埋场,使北京市的环境面貌从总体上有了较大改观。

——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从1989年 起,中国政府在全国推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国家和省级政府分别对37个重点城市和330多个城市进行定量考核。 这项制度的实施,加强了各级领导对城市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并把定量考核纳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初步形成了市长统一领导、 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全国各城市加大环境整治投资,加快建设速 度,取得了明显效果。到1995年,全国建成烟尘控制区11333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区1800平方公里,增加公共绿地4.9亿平方米。杭州市中东河、成都市府南河、天津市海河、上海市苏州河、南京市秦淮河、南通市濠 河等一大批城市河道经过大规模的整体改造,使城市水环境状况有所改善。

通州区的人口

据《南通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南通市通州区人口数达1138738人,占南通大市的15.64%。

2014年末,通州区户籍人口1266584人,其中,城区(金沙镇和高新区)户籍人口271680人。全年出生10809人,出生率为8.55‰,出生婴儿性别比(以女性为1)为1.01:1;亡人口11233人,亡率为8.88‰;自然增长率为-0.34‰。 南通市通州区1988年被批准为对外开放县,区人民政府驻地金沙镇,是全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各乡镇陆续被省政府批准为对外开放重点工业卫星镇,全区逐步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通州区地处当今中国市场经济最为活跃的长江三角洲,连续9次进入全国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百强县(市)行列(未设区前),5次蝉联全国县城经济基本竞争力50强(未设区前)。工业经济增势强劲,在南通市争先创优竞赛中名列第一,10个镇进入中国小城镇综合实力千强镇。

2012年,通州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0.12亿元。 2013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9.46亿元。

2014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60.7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较2013年增长10.8%。按常住人口、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7.54万元和6.80万元,按当年人民币兑美元平均汇率折算分别为1.23万美元和1.11万美元。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7.0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46.9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56.6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13年的7.0:53.2:39.8调整为6.6:52.0:41.4。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811.9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3.8%。 南通解放后,中共(原)南通县委、县政府组织防汛救灾,兴修水利,全面整修江堤、海堤;开展剿匪肃特、镇压、抗美援朝运动,建立国营和县属集体经济,打击投机倒把,平抑市场物价;并先后在老解放区、新恢复区和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使46万无田少地和缺房的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和其他财产,彻底改变封建土地关系,消灭剥削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1952年,粮食亩产为193.9公斤,棉花单产为17.5公斤,分别比1949年增长45.57%和94.44%。1953年起,县内主要经济活动纳入国家计划,粮、油、棉实行统销统购。为避免小农经济自发发展而导致两极分化,中共(原)南通县委、县政府认真执行农业合作化方针,从互助组到初级社、高级社,引导农民逐渐走上合作化道路。至1956年3月,(原)南通县91.8%的农户加入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期间,(原)南通县内相继建立了国营抽水机站、拖拉机站和店里灌溉站,农业机械化事业开始兴起。同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个体手工业和运输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至1956年,南通县各乡镇普遍建立信用合作社,还建立55个农贸市场经营第三类商品,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1957年,南通县农业总产值为66051万元,比1952年增长46.03%。林牧副渔等多种经营产值22983万元,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34.80%。

1961年起,多种经营生产开始恢复,农业经济情况逐步好转,农田水利建设掀起高潮,并对耕作制度进行多项改革。至60年代中期,形成以多种作物、多种熟制和多种轮作方式并存的种植结构,粮棉生产水平在苏北各县中名列前茅,南通县成为全国著名的棉花、黄麻、薄荷油重点产区。

1979年春开始改革农村经济体制,陆续出现“几定一奖”、“联产到组、以产计酬”、“统一经营、联产到劳”和“包干到户、到劳”(又称“大包干”,后统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生产、分配形式。至1983年10月,全县有98.35%的生产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形成集体与分户双层经营的新的经济体制,基本上纠正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上议事日程。按上级部署,1983年3月起,撤销公社建置,成立乡镇人民政府和经济联合委员会;生产大队改为村经济合作社,与村民委员会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生产队改为村民小组。1987年秋播起,农业试行适度规模经营,兴东黄金村和石港志田村等地,集中部分耕地建成小农场,由少数有经验的农民承包经营。1988年开始逐步推行“两田制”(即将承包地分为口粮田和商品田,前者按人划分,后者按劳承包)。90年代进行农业服务体系建设,98.8%的村建立了农业服务站,初步形成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服务,农技、农机、农资等生产要素专业服务,贸工农一条龙配套服务的立体格局,并全面推行水面承包责任制。

2012年全年粮食总产量52.59万吨,增长2.1%。其中,夏粮总产15.96万吨,增长1.3%;秋粮总产36.63万吨,增长2.5%。全年油料和棉花总产分别为10.23和0.85万吨,分别增长10.8%和13.3%。生猪、羊、家禽饲养量分别为84.91万头、55.12万只和1929.21万羽。全年肉类总产量7.17万吨,增长2.6%;禽蛋产量2.83万吨,增长2.5%。全年水产品产量63446吨,增长9.3%。其中,海水产品产量18756吨,增长1.8%,淡水产品产量44690吨,增长12.7%。 南通市、县分治后,(原)南通县内工业基础比较薄弱。1949年只有油米加工、酿酒、轧花、砖瓦窑、铁铺等设备简陋、生产能力低下的小型工场或作坊122家,多数为家庭经营,少部分合股经营并有雇工,年产值3423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9.7%。至1956年,南通县已建有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43家,县属集体工业企业112家,74家私营工业企业全部公私合营,并有96.7%的私营商业户改造成为合作商业,手工业、运输业全部实现合作化,从而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1957年,南通县工业总产值为10108万元,比1952年增长38.66%。

1958年,南通县贯彻执行“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思路,开展“”运动,实行人民公社化。当年基本建设投资比上年增长3.76倍,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1倍多,建办社队工业企业1100多家。1959年工业总产值跃至19804万元,两年翻了近一番。由于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又遭受严重自然灾害,造成工农业生产大幅度滑坡,商品匮乏,连续3年发生经济困难,财政收入下降,人口出现负增长。同期,还开展了以开挖引江骨干工程为重点的水利建设。1958-1960年春,开挖和疏浚九圩港、通吕运河、通启河、通扬运河等4条大型骨干河道和82条中小河道,平均每年完成土方3898万立方米,创历史最高纪录。1959年9月,南通电网的电力输入县境腹地,电力网建设迅速展开,工业用电不断增多。1963年以后,社队工业又有所发展。196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回升到18356万元,农业总产值78149万元,社会商品零售额11106万元,财政收入2466万元,分别比1957年增长81.60%、18.32%、88.94%、91.61%。

1966-1975年的10年中,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仅增长2.42%。“”结束后,大部分企业逐步恢复各项规章制度,社队工业发展加快,多种经营开始恢复。到1978年,工业企业发展到2152个,职工人数147782人,工业总产值60350万元,分别比1976年增长61.20%、30.33%、34.93%。多种经营产值虽然上升到17497万元,但仍比1957年少23.87%,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20.11%。

1980年起,南通县内工业企业由单纯生产型逐步转变为生产经营型。1983年乡镇工业实行厂长承包经营责任制,由企业自主经营。1984年起,全县工业企业全面落实经济责任制。乡镇企业推行无锡县堰桥乡的经验,改干部任免制为选聘制,改工人固定录用制为合同制,改固定工资制为浮动工资制。1987年,全县工业企业普遍实行厂长负责制和承包经营责任制,按照“包基数、确保上交、超收多留、欠收自补”的原则,由企业法人代表与工业主管部门签订合同。1989年,各工业企业先后实行销售承包责任制,把产品销售、生产合同落实、资金回笼“三位一体”包到供销人员。进入90年代,企业人事、用工、分配等三项制度改革有了新突破。县属企业多数推行管理、技术人员聘任制,实行优化劳动组合,部分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化管理。全县企业推行计效工资、计件工资等10多种分配形式。1992年全面推行“生产要素承包,资产滚动增值”。

2012年,通州区实现规模工业产值1442.06亿元,建筑业增加值63.82亿元。其中:新兴产业实现产值284.85亿元;大中型工业企业实现产值710.67亿元,比规模工业平均水平快0.7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完成产值680.94亿元,比规模工业平均水平个百分点。年末全区共获扬子杯、上海白玉兰杯等省级以上优质工程56项。

2014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367.4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1.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854.10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811.95亿元;新兴产业产值614.00亿元。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18.49亿元;利税总额214.73亿元。 1、江苏综艺数码招商城——全国科技含量最高的招商城

2、江苏中联集团——全国最大的电极箔生产厂家

3、通州区正大农药厂——全国最大的农药复配和分装厂

4、通州区二甲印染厂——全国蓝印花布最早出口日本的工厂

5、江苏综艺股份公司——全国乡镇企业中最早上市公司

6、南通港德油业有限公司——全国最大的食用油加工生产厂家

7、全国建筑业中获鲁班奖最多的县级市是南通市通州区

8、南通江海电容器厂——全国最大的铝质电容器生产基地

9、川港志浩市场——全国最大的家纺面料市场

10、江苏大富豪啤酒有限公司——江苏省啤酒销量最大的啤酒厂

11、江苏省东源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